領導去開會了,今天上午活兒也確實不多,紀澤皓檢查了一下今天工作上的待辦事項,開始逐個完成。
「叮——」
手機上有一條微信消息。
到公司之後,紀澤皓暫時把手機的提示音打開了。
他以為是哪個同事或者組長發過來的工作消息,打開一看,是那個「小昱」。
上一條對方回復消息之後,紀澤皓就放在一邊沒管了。
那句「好的學長」怎麼看也是一句結束語。
Y.:[學長早上吃飯了嘛?]
紀澤皓想了想,回復對方:「吃了。」
他不認識對方,對方可能認識他。通過無名奶昔加過來的,還說了「紀學長」,應該是知道自己這個人的。
加的時候不是說要問一些關於求職之類的問題嗎,怎麼開始扯閒話了。
難道這是現在大學生的……社交禮儀?
不好一上來就直接問,會顯得不禮貌?
紀澤皓不明白為什麼對方開始跟自己進行日常聊天,但他倒是已經站在對方立場上為對方找好了原因。
蠻貼心的。
「Y.」的消息又來了。
Y.:[好滴。我們正在上課,那我就先聽課啦。]
紀澤皓回了個:[好的。]
想了想,他又回復了對方一條:[要是關於未來就業方向的內容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問我。]
Y.:[好!]
對話告一段落。
紀澤皓加的那段話是怕對方覺得他自己不禮貌,不好意思直接切入主題。紀澤皓也當過「尋求別人幫助、問別人信息」的角色,確實覺得上來直接問有點兒功利性,這不是把對方當成工具人麼。
當他現在處於「被問」的角色時,紀澤皓倒是希望對方能直接拋出問題,效率溝通。他真的不介意被當成一個問信息工具人,真的。
反倒是這種客套他有點不知道怎麼回。
對於一個學校的學弟,紀澤皓還是希望自己能盡力幫助對方的,畢竟當時自己求職的時候也確實走過彎路,面對很多種求職渠道,生怕自己錯過什麼,也生怕自己在哪個沒用的消息上浪費時間。
能用自己走過來的經驗幫助學弟學妹,紀澤皓還是挺樂意的。
……
林昱看著紀澤皓回復的消息,反覆點開聊天框想要再發點什麼,但實在是找不到話題。
他現在的身份也不是無名奶昔,而是無名奶昔的「朋友」。
對紀澤皓來說應該是陌生人吧?頂多算是學弟。
嘖。
剛才在網上看的溝通技巧怎麼說的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