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愁得頭都要禿了,同胡老秀才抱怨了一嘴。
胡老秀才道:「依著村長的意思,只要那人讀過書認過字學時過得去便成,不需要一定有功名在身是吧?」
村長連忙點頭,「不需要有功名在身,只要讀過書認的字全,他能一視同仁肯教女子哥兒便成,咱們村里另劈了塊地出來建了個小院子幾間屋子,可以帶著家人住。」
胡老秀才腦海中當即閃過一個人來,他道:「我這兒倒是有個人選,我覺得他還挺合適,但不知道他願不願意來。」
村長雙眼一亮,當即道:「快說說看。」
胡老秀才給村長介紹的是他當年求學時認識的同窗,兩人一塊兒在書院同窗過幾年,交情頗深。
那人名叫孫修遠年紀比胡老秀才小上十歲,如今不過也才三十五六。
那人讀了十多年書學識還算過得去只不過人比較倒霉,他也是地地道道的農家子,當年下場考了兩次秀才沒考過。
後邊幾年爹娘又相繼去世他需得守孝,守孝期不得參加科舉,幾年之後好不容易過了孝期他自己又因一次意外瘸了一隻腿再次無緣科舉。
讀書需要許多銀子,他家裡爹娘都沒了也沒甚兄弟姐妹,就一個妻子和一個年幼的孩子,自己瘸了條腿便也歇了讀書的心思。
老老實實在家靠著爹娘留下的幾畝田地過日子,如今也還只是個童生。
前些年他們還有信件往來,後邊漸漸的就斷了聯繫,也不知道人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村長一聽也覺得這人實在是可惜,讀了這麼些年書到頭來還是要當泥腿子。
村長道:「聽著還可以,除了人實在倒霉了些,那便勞煩胡秀才幫忙引薦一下,看看他是否願意來這兒教書。」
胡老秀才道:「那我便寫上一封信給引薦引薦,將那人的地址給你,你去尋人看看是否願意來。」
村長拿了胡老秀才的信件和他給的地址便走了。
人匆匆的往後山趙珩家去了,村長覺得若是自個兒去怕是說服不了人來這村里教書,李顏他們給他出了這個讓女子哥兒入學的難題,理應也該替他分擔一二。
再說了李顏那張嘴厲害,若是讓他們去請人,說不定人他能說服人也不一定。
李顏他們此時正好在家中吃完午飯,將村長迎進屋,村長當即將來意同他們說了。
幾人聽完覺得這人倒是挺合適,就算瘸了條腿又如何,又不影響教書,倒是可以一試。
李顏早就知道教書先生不好找了,這讀書人本來就少且大多都自視甚高,願意跑到鄉下來教書的就更難找了,還別說連女子哥兒一塊兒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