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換了稻種的原因,他們家的水稻要比以往成熟得早,收稻穀這一日村裡的漢子們都來了,一部分都帶了鐮刀跟著下地割稻穀。
其他的婦人夫郎和孩子們都圍在田埂上瞧著熱鬧。
村民們的稻子還未成熟未到收割的時候,這會兒最要緊的是先把趙珩他們家的稻子給收了。
這事兒懸在他們心中已經許久了,今日終於能親自驗證了。
趙珩能理解鄉親們的急切,他倒是沒說什麼,既然大伙兒都願意來幫忙那便一起,人多今日便能出結果。
一部分人收割,一部分人脫粒,一部分人運走。
大家仿佛都不會累似的,若不是中午日頭太毒被村長趕回家吃午飯歇息片刻,眾人都打算一鼓作氣割完所有的稻穀。
李顏也安排人給煮了酸梅湯運到地里給大伙兒解渴。
大傢伙兒都做慣了這活兒,手腳麻利得很,今日人多動作也快,天還未黑趙珩家連帶趙虎家的水稻全被收完脫粒運回家了。
看著一袋袋堆成個小山包的稻穀眾人眼裡是藏不住的欣喜。
這堆稻穀肉眼可見的多,比往常多一倍不止。
村長嘴咧得收也收不住,在一旁忙著帶人給稻穀過秤,讓趙大山家那個在鎮上上工的兒子趙博英帶著算盤候在一旁。
眾人全都翹首以盼,都想看看趙珩他們這十畝地到底能有多少收成。
李顏抱著崽崽站在人群中看著這番熱鬧景象。
過秤,記帳,打算盤。
許久以後,趙博英看著村長,臉上是難掩的激動。
「村長,趙珩,統共是六千二百三十斤…」
人群中頓時一片譁然,「多少?」
六千多斤…」
「我沒聽錯吧?十畝地能出六千多斤糧?」
趙博英道:「是真的,十畝地六千二百三十斤,平均下來一畝地便是六百二十三斤!」
村長此刻激動得手都抖了,緊抓著趙博英的雙臂嘴裡反覆確認道:「畝產六百斤?」
「當真畝產六百多斤!老天爺啊,我沒在做夢。」
在場的村民們哪個不是地里刨食的,一年到頭沒幾頓能吃上大白米飯。
飢一頓飽一頓,吃紅薯吃其他的粗糧,誰捨得吃這大白米飯?
這兩年雖說各家各戶種紅薯賺了些銀子溫飽已經不成問題了,可這糧食不一樣。
糧食在莊稼漢心中是天大的事兒。
這會兒被這驚天大消息砸中了,一個個又驚又喜,激動得面色漲紅。
「畝產六百多斤!咱們以往畝產也就兩百五十斤左右,最好也就兩百七八,那都是老天爺賞飯吃了。」
「從沒想過有一日這畝產能上六百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