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她張口,卻是十分柔和的問:「要去幾日?可是公差?布政使大人那裡有召?」
「並不是,我去趟安龍縣。」看得出段知府對夫人很尊重,耐心的說明了一下,「安龍縣令給我來了封信,說他在青沙江上修了座橋,方便山民出入,叫我去瞧瞧,給題個字。我這幾日也不忙,正好去這窮縣看看,也督促督促春耕,大約五六日就回。」
段夫人便點頭道:「你說的可是那個頭年剛來的少年縣令?我時常說呢,人家才多大歲數,正經的一甲進士,翰林院出身,什麼時候文斐文彥也能這樣出息就好了。」
「人跟人不能比。」段知府端茶漱口,「他雖然學問做得好,可是身後沒人,還不是一樣跑到安龍縣那樣的窮地方去了?官場上的事兒啊,會讀書不過是第一步。」
得到了知府大人會來的確切消息,長青這邊就準備上了。先是布置下去,石橋要儘快完成收尾工作,並且連著石橋兩端的路也要修一修,至少要修十丈左右,以免一座光禿禿的石橋看著突兀;另外就是修路的工程不停,反而要加緊工期,至於春耕,各個村子自行安排,反正不能耽擱了。
其實這些也就是他再強調強調的事兒。修橋修路都有工錢拿,地里種的更是大家的口糧和賦稅,不用人催百姓們也都很上心。
「不要做什麼接待嗎?」許杏皺眉,「知府大人來了住到哪?」
「住驛站。」長青道,「我打聽過了,段大人還算隨和,也不太講究排場。再說了,我這裡是窮縣,若是太過鋪張,反而不好,到時候叫縣衙的廚娘也去官驛幫忙就是。」
許杏有些擔憂:「這樣會不會太過怠慢?」
「你放心,我自有分寸。」長青又道,「你作坊的香腸給我些,給大人也加道菜。」
許杏自然答應,眉頭卻皺得更緊了:「你可別太托大。」
她不知道,打聽上官喜好、接待上官這事兒,在前世的六年任期內,長青都是做過的,而且在赴任的時候,他也見過這位段知府了,心中並不是沒有成算的。
他們說這番話的時候,段知府的馬車已經進了安龍縣境內。他挑起車簾看著外頭,跟同行的通判道:「這安龍縣我得有兩年沒來了,瞧著倒也沒甚變化。」
通判就說:「下官倒是年年來一兩回,只是這路太難走,不瞞大人,下官每次來都甚是發愁。」
「咱們已經在路上住了一宿,莫不是還要住一宿?」段知府嘆氣,「上次不是直接來的,倒是心裡沒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