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笑了笑:「這話就太天真了些,哪裡會如此簡單?商隊也不可能跟一般的百姓做生意,都是去找本地的大商戶的。」
「當然沒這麼簡單,我就是打個比方。」許杏並不介意,繼續道,「商隊跟本地商戶做買賣,本地商戶的貨從哪來呢,本地老百姓那裡收來的,對吧?所以如果商隊要的貨物量足夠大,本地的老百姓一定能賺到錢,便是被商戶們抽去一部分利潤,也還是能得一些收益。」
看到長青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許杏知道他在思索自己的話,再接再厲道:「咱們一般的買賣,我賣給你賺你的錢,你便得另找個營生賺旁人的錢,而那個旁人也許有東西要賣給我,他又賺去了我的錢,最終咱們這裡的銀錢總數沒有增加。若是想讓這個總數增加,要麼就是地里林里多出產,要麼就是賺外地人甚至是外邦的錢,只有他們的銀子進了咱們這裡,咱們才算是真的賺到了。所以,商人、商隊十分重要,把地里出的東西儘可能的加工變貴也是應有之義。只有這樣才能積攢財富,讓百姓們富裕起來。」
她儘可能用這個時代的人們能理解的語言去闡述重商主義和貿易的基礎理論,但是說著說著就覺得好像說跑偏了,就停下來,琢磨怎麼說才能說清楚。
但是長青的領悟能力顯然是十分優越,許杏想到哪說到哪,他卻奇異的抓住了她的重點:「所以你的意思是,光靠官府勸課農桑是不夠的,應該抓住商隊走貨的契機,把地里出產的東西加工變成更值錢的貨物,賣給商隊?賣得多自然加工得就多,那麼百姓們就更願意多種地,多墾荒?」
「其實不是老百姓不願意多墾荒地,而是墾不起,若是如你所說,百姓們今年多收一些,就能多種一些,那麼明年就能更多收一些,如此往復……」長青撫掌,「雖然你說得十分理想化,不過也是有幾分道理的。」
「而且要加工就要有作坊,就要有人做工掙工錢,那不是更多份收入?」許杏繼續畫餅,「商隊若是賺得多,自然跑得頻繁,甚至有更多商隊前來,他們不要吃不要住嗎?咱們本地老百姓不也多份生意?」
其實她說得都是很理想化的情形,但是消費、出口能帶動經濟發展,這是後世人人都知道的常識,對長青還是很有啟發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