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甄氏能夠盛寵幾十年,最風光的時候,連皇后都得退避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做法實在是聰明。
后妃自縊是大罪,所以,她沒有以死謝罪,用死逼迫太上皇跟皇上,而是選擇落髮出家,畢竟,二皇子是她生的,她肯定是逃不過追責。
同時,她更知道,這次不管是太上皇還是皇上,都一定是要攻打茜香國以及倭寇這兩個狼子野心的國家,不僅是為了臉面,也是為了江山社稷,必須將這樣覬覦河山的賊子徹底消除,清除隱患。
那麼,打仗就要銀子,而國庫的銀子,卻十之七八都被朝臣給借走了,現在怕是除了林如海這幾年拼死拼活在鹽道上薅回來那點兒錢,其他的都是借條。
既然要打仗,這欠銀就得往回收,可太上皇跟皇上哪好意思主動開口討要祖宗同意外借的銀錢,而朝臣也沒有誰願意頂著所有人的怨恨做這個出頭鳥。
所以,這就是甄家自保的良機,雖然會因此得罪大批朝臣,但太上皇跟皇上也不得不看在銀兩的份上,不僅不會遷怒甄家,反倒還會作為榜樣獎賞甄家,這樣,甄家也就算是渡過了這次危機。
果然,甄家將家裡的很多產業還有當年斥巨資,用於接駕才修建的花船都給拍賣出去,然後將白花花的銀子送回京城,入了戶部之後。
太上皇大筆一揮,不僅表揚了甄家,還給甄家現任家主甄應嘉封了個金陵省體仁院,負責江南絲綢供應事宜。
官職不高,也就是個從五品的地方官,但卻也算是個油水十足的肥差,但因為跟原著的官職中差了個欽差二字,地位就天差地別了。
說白了,太上皇給甄家這個職位,還是因為知道,甄家現在,除了因為曾經接駕過,所以不能出手的祖宅,再沒有什麼產業。
一時間又想起來自己奶娘一家往日的好,這就心軟了,不想奉聖夫人晚年淒涼,生活困苦,加上甄氏出家,二皇子如今也已經自盡。
二皇子再不好,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還是自己疼寵多年的愛子,可是死前卻悽厲的問太上皇,為什麼要做出疼愛自己的樣子,給自己錯覺,讓自己有了爭奪的心思。
問他,做出那些表象,是不是就為了給他真正疼愛的太子做磨刀石,最後,在狠狠地劃開自己頸動脈的時候,留下的最後一句竟然是,若有來世,再不入皇家。
這些話,在太上皇從失去愛人的悲痛中冷靜下來之後,無疑是剜心之痛,天地良心,他寵甄氏,疼愛她所出的孩子,根本原因就是,他壓根就沒有讓甄氏孩子繼位的打算。
畢竟,甄氏說白了就是個奴才爬上位,他可以因為她那張臉寵她,給她榮華富貴,縱容她的小性子當情趣兒,但絕對不會讓一個奴才秧子生的孩子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