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加工不好全是腥臭味兒,少有的好吃的,也沒有辦法運送出去,在這裡沒有出路,早晚得餓死,所以少有人在這裡定居,這麼一大片地方,就只能這麼白白的浪費著。
再有一個,林玉軒發現,現在的兵將都因為缺鈣等原因,不能承受高強度的訓練,不然很容易出現骨折等情況。
仔細一想也就明白了,窮文富武,想要煉武,家裡沒有點兒家底兒給補充營養,根本就不要想了,而來當兵的,又哪有幾個家境好的。
至於朝廷,能保證這些人吃飽都難,又怎麼可能會有餘力像現代那樣考慮什麼營養餐之類的調理身體。
所以,林玉軒就打算用烘乾的海米、昆布、魚乾、干蝦等,來給士兵補充營養,這玩意兒便宜量大好保存,出去執行任務的時候,弄點兒熱水一衝就是一碗美味營養的湯,再不濟,就著乾糧吃也行。
同時,收拾出來的魚的內臟或者臭掉壞掉的臭魚爛蝦,拿來摻著糠麩麥皮之類的餵養雞鴨鵝,那家禽產蛋多還有營養,能省下大筆的軍費還能更好的給將士補充營養。
最後,也是最主要的,當年抓住的麥金利等人,說出了珍妮紡織機的大概情況,只是因為他們也沒有太注意過,只能將聽說的講出來。
現在的太上皇當年就派人去了麥金利的老家,歷時三年,這邊兒的人才想辦法通過做維修的學徒工得到了圖紙,然後才費勁兒傳回了國內。
知道了那珍妮紡織機的情況,這邊兒工部很快就研究出來了,甚至還加以改進,讓織布機織出來的布更加結實耐用。
但兩皇在看到實驗結果的時候,沉默了,不是效果不好而是效果太好了,只要這東西面世,並且大量生產,那麼百姓再不必為衣不蔽體發愁。
可是,穀賤傷農,同樣的道理,一台機器至少能趕上一百個織娘,那些以此為生的織娘又該怎麼活?
所以,不管是做出來的織布機還是後面因此舉一反三研究出來的半自動割稻機之類的,都暫時擱置在工部倉庫里吃灰呢。
林玉軒就打算從這裡開始,讓朝廷招收大量的工人勞動,弄出國營廠子的雛形,自然也就會因此缺少人手,那麼,紡織機跟那些研究出來的機器自然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同時,也是給皇上提醒,這開源節流,只有開源才是根本,只要發展夠快,人手永遠只有不夠用沒有用不完的道理。
受現代教育影響,林玉軒深信,只有自身強大才能不懼他人覬覦,他想要在這一世的有生之年,將國力推動起來,讓那些屈辱的歷史,永遠不要降臨。
必要的時候,其實也可以讓人去那些蠢蠢欲動的國家搜刮打壓一通,那些作為攪屎棍的國家,不能起來其實是地球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