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緊地捏著手裡那二十兩銀子,趙老二感慨頗多。
去年冬天,他還是個窮到不行的漁民,短短的半年時間裡,他因為收海貨和京都那邊合作,最開始的那三個月每個月都賺了四五百兩銀子,就算是現在做的人多了,他依舊每月也有一二百兩的進帳,他十分滿足。
兩個兒子快到成親的年紀,他花了一百兩就給蓋了個新屋,也學著蕭家一般的圍了圍牆,省的礙眼的人隨隨便便的進來。
看著越過越好的日子,只感覺像是做夢。
看著那兩大袋的海貨,宋暖說道:「這次收穫挺豐厚的,拿回去以後再曬乾些,就可以全部儲存起來。」
一直沒吭聲的溫如新,好奇的問道:「簫夫人買那麼多的海貨,是擔心災荒?」
「我們人多,吃的也多,肯定要考慮這些問題,只是我很喜歡吃海鮮,我們又沒時間來漁村,就只能多買些海貨了。」
宋暖也沒有說太多,溫如新卻有些擔心起來。
一路上他都有仔細的看過,好像確實人少了許多,而且很多的店鋪都關門了,他的心裡也有些擔心起來。
若是真的災荒年來了,朝廷真的能夠頂得住嗎?
據他所知,國庫空虛,這幾次的賑災全都是在後宮和大臣那裡籌得的銀子,如果真的鬧災荒,那他們還有退路嗎?
溫如新突然就想到了什麼。
他看著宋暖,說道:「我看虎頭村過去的那深處有許多荒地沒有賣,虎頭村雖然位置差了些,但很適合種稻穀,我想把那些荒地全都開墾了,專門種地。」
「你是打算住在虎頭村嗎?」宋暖好奇問。
「若是可以,在京都自然是更好的,但如今我覺得虎頭村的氣候更好,稻穀的產量高,也意味著我們可以救更多的百姓不是嗎?」
溫如新說著,宋暖也沒有打斷他的美好幻想。
他們能救多少人啊?
離國百姓有六千多萬,那麼多的人口,別說是救人了,一人一口都不夠吃的。
她便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種的再多都不如讓他們自己種,紅薯產量高,一畝地能產五六千斤,別說是一家人,就算是一個大家庭都足夠吃的。」
溫如新卻道:「簫夫人,紅薯的產量只有八九百斤,沒有你說的五六千斤。」
若是畝產五六千斤,離國也不至於到現在都還有那麼多的人吃不飽,穿不暖。
第171章 是我狹隘了
「現在沒有,但是用了新的紅薯種,肯定可以的。」
虎頭村地勢好,不缺水也不缺土,溫度適宜,是很好種地的地方,不管是種什麼都可以。
溫如新也按捺著心裡的激動,畢竟稻穀的產量他覺得最低都有一千斤,紅薯他自然是看不到的,可若是一畝的產量真的有五六千斤,那離國的百姓就真的有福了。
等他們趕車回到了虎頭村時,已經很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