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再說什麼,牽著黛玉將梅園逛了一圈,黛玉看盡了興,便想去護國寺湊熱鬧。
賈瑄也依她,陪著她去護國寺。
一路有賈瑄護在左右,倒是沒有不開眼的衝撞黛玉。
趕在用晚飯前,賈瑄帶著黛玉回了林家。
寂然飯畢,黛玉興奮的說著今天的見聞,滿臉都寫著開心。
聽完黛玉的描述,便是林如海也不由驚愕。
十畝的梅林,還都是稀有品種,且不提那地契要花多少錢,這些梅花要移植過來,還要將其好好養活,那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賈瑄看來是真有錢啊。
黛玉生日過完,便是春闈最後一考。
想著賈珠也參加了今年的春闈,賈瑄沒有在林家多待,黛玉生日的第二天,便回了侯府。
在侯府休息了一晚,又去了榮府。
史湘雲已經被送回了她叔叔家,不在榮府。
迎春姐妹三個照常去上學,賈瑄也沒見到她們。
至於賈寶玉他們,都被壓著去改制後的家學裡讀書了。
借著賈瑄的名頭,賈璉他們倒是請到了不少願意來坐館教書的舉人,甚至還有幾個進士老儒願意來教學生。
對這些讀書人的水平,賈璉遠不如他表哥了解。
因此,請他二表哥張子翼來考校了一番,留了兩個進士,四個舉人,八個秀才。
賈氏族學按照賈瑄的意思,賈氏子弟與外姓親戚借讀的子弟不能同堂上學。
劃分學堂的時候,就分得有些多。
賈氏一門在族學裡的學生,林林總總算起來,也不過數十人。
反倒是外姓親戚來借讀的足足有兩百人以上。
賈家子弟蒙學堂只有一個,學堂里啟蒙的孩子只有不到二十個,外姓親戚來借讀的蒙學堂卻有兩個,加起來五六十人。
童學堂賈家子弟這邊也只有一個,一共三十人出頭,外姓親戚那邊借讀的,童學堂卻有四個,每個學堂都超過了四十人。
雖然外姓親戚來借讀的學生多,一開始賈瑄也沒將這些人全部都趕出去。
學堂里雖有一些害群之馬,但並非大多數,很多人都是願意讀書,卻不得不隨波逐流。
是以,賈瑄早就叮囑過賈蓉。
將那些不好好讀書,還一心想帶壞別人的學生都分到最差的童學堂丁舍,其餘願意讀書的按照資質高低分別安排進童學堂甲舍、乙舍、丙舍。
至於蒙學堂,都是些剛啟蒙的孩子,還在三觀塑形中,不需要那麼嚴厲的劃分。
等他們學完了蒙學的課程,升到童學堂,若是還不好好讀書,那就只能按照賈瑄設立的學訓,每月考試最後一名,連續兩次考最後一名,從家學裡除名,不再讓他們入學讀書。
這個世道有機會讀書是多麼不容易,不珍惜那就滾出去,別占地方。
賈瑄陪老太太說了會兒話,看老太太精力不濟,便告退出來,去了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