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會認得倒也不奇怪。
既然是認識的,這關係自然就更親密了。
甄士隱也沒想到昔日的舊相識,居然是林侯爺唯一的兒子,不禁心中唏噓。
唏噓之餘,也少了幾分緊張。
因甄士隱一家三口都來了,賈敏便叫人將東北角那獨院收拾出來,給甄士隱一家三口住下,再在后街另開一門,方便甄士隱他們進出。
地方上,一個沒考上秀才的童生,每年一個學生都能收取十二兩的修金(工資),這還沒算束脩和節敬;像清明、端午、七夕、重陽,俗稱四節禮。各別的地區還會加上夏至和冬至、中秋,湊成七節禮。
像林家這樣的門第,不管是修金,束脩還是節敬,自然都不會吝嗇。
連童生每個月的修金都能有一兩銀子,何況甄士隱是個做過官的二甲進士?
因著甄士隱和林琦的祖父是舊相識,便定了十五兩的修金,束脩是給老師的見面禮,不算在修金裡面。
當然,林家給準備的,也不是便宜貨。
就這樣,甄家三口在林家安定了下來,林琦起初想請甄士隱回來教弟弟讀書,其實也有幾分幫扶的意思,因為甄家人確實仁善,幫他們不違背林琦的良心。
林琦回京後,面聖述職,然後被陛下找了理由升了吏部員外郎。
翰林院的官職,仍兼任著。
每日下衙回來,林琦就會直接回府,不在路上停留半分。
碰上休沐日,林琦更是整天待在家裡陪伴梁雁。
也沒別的原因,他看過他娘坐胎,孕中婦人多思。
梁雁心思本就重,林琦有時間自然會陪她。
時間就在平穩的日子裡度過,梁雁的肚子也跟吹氣球一樣,隨著時間流逝,漸漸大了起來。
鄰近十月,梁雁懷胎也有半年了,但肚子卻比尋常的孕婦要大些。
請來的大夫不敢說準話,林琦便拿著太爺爺的帖子去太醫院請了位太醫回來,這一診脈,就診出了雙胎,林琦一點也不覺得開心。
雙胎可比一胎要危險的多,林琦自然緊張。
他可沒有換老婆的想法,但他又不敢在梁雁面前表現出來,生怕自己的情緒影響了梁雁,連帶著肚子裡的孩子都被影響。
還是林如海經驗豐富,看出兒子不平靜,將他叫去書房開解了一番,說通了林琦的情緒。
林琦從父親這裡取完經,回去便用上了。
好在梁雁跟前還有個宮裡出來的郭嬤嬤,這位郭嬤嬤也是見慣了大場面的人,有她在,林琦倒也還安心。
一晃到了年底,因梁雁懷著的是雙胎,肚子格外的大,且又臨近產期,年節上人來人往的,若是磕磕碰碰,可是非常危險的。
更不用說,這是冬日裡,天氣寒冷。
於是林琦便陪著梁雁在折桂院裡用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