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問題來了,連他們家汗阿瑪都不一定知道的事情,老哥是怎麼知道的?
和親王有氣無力的趴在桌子上,倒也沒有藏著掖著的意思,「羅剎人給馬齊的賄賂是通過商隊送過去的,咱們大清和羅剎國關係不好,上書房有專門教俄羅斯語的先生,你五哥我閒著沒事兒就多學了幾句,沒想到出門溜達的時候陰差陽錯就聽到了這些。」
大清和羅剎國之間一直不太平,雙方交流不算多,但也絕對不少。
康熙二十四年的時候大軍攻克雅克薩,當時俘虜了上百個羅剎人,那些羅剎人來到京城後被安置在東直門附近的關帝廟裡。
因為裡頭關了羅剎人,所有民間都管那間關帝廟叫「羅剎廟」。
弘曕舉手提問,「大家是不是都覺得關帝爺能鎮壓住羅剎鬼?」
和親王把人摁回去,「別插嘴,聽我說完。」
小豆丁捂住嘴巴,拉上不存在的拉鏈示意哥哥繼續說。
和親王繼續,「那間羅剎廟就是後來的羅剎館,朝廷給那些羅剎俘虜的待遇非常不錯,一切和滿洲旗人相等,不光分發四季衣裳,還給他們安排住處僕從,甚至將步軍統領衙門收押的女犯配給他們為妻,有些表現好的甚至還能娶到大戶人家的姑奶奶。」
他覺得朝廷待那些俘虜還挺好的,在此之前他就沒見過誰家俘虜能這麼大爺。
因為那些羅剎鬼信仰那勞什子東正教,朝廷還特意批准將關帝廟旁邊的佛殿給他們改成教堂。
康熙朝的羅剎館有兩個,上面那個是北館,還有個南館在京城南東江米巷玉河橋西,在前朝是外藩朝貢的南會同館的「高麗館」,康熙朝時朝鮮的使節來朝也都安排在那兒。
後來大清和羅剎國簽訂《尼布楚條約》,雙方往來的文書要分別用滿、漢、俄還有拉丁文書寫,一直讓蒙古人和西方傳教士從中傳話不太妥當,於是羅剎國那邊派人來京城學習滿語漢語,京城這邊也派人去學羅剎語。
那些來京城學滿語漢語的羅剎人就住在南館。
到雍正年間,南館已經不單單是羅剎國商人和學生居住的地方,而是理藩院管轄下專門接待羅剎國人的俄羅斯館。
當然,民間還是更習慣稱那地方為羅剎館。
南館越來越大,還特意新建了一座教堂,原本在北館的聖像也被挪到了新教堂,北館的存在感趨近於無。
後來朝廷和羅剎國的來往越來越多,矛盾也越來越多,羅剎國那邊貪得無厭老想搶他們的地盤,朝廷也不可能一直挨打不還手。
乾隆二年,羅剎國商隊的進京貿易被禁止,南館只剩下傳教士和學生,商人一個不剩全被轟回了老家。
小豆丁煞有其事的晃晃腦袋,「所以馬齊私通敵方談判團的事情四哥也知道。」
和親王挺直腰杆,「那當然,我告訴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