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次插曲,考核先暫停,許西棠立即回家將那間魚紋花口洗帶到博物館讓眾人觀摩。
這只被修復後的魚紋花口洗,若非用強光照射,幾乎看不出破綻,雖裂痕猶在,但原本已碎成二十幾塊碎片的花口洗能夠修復到如此程度,已極不簡單。
經過館內開會一致決定,與國家博物館合作的「修復1760」項目過於嚴肅,這個項目只能讓館內正式的修復師進行。
會議後,許西棠將從一批出土於景德鎮珠山官窯遺址的成千上萬件瓷器碎片中大浪淘沙,將碎片再歸納分類後、修復一件瓷器做為本次考核的任務。
由於這批瓷器碎片數量過於龐大,從碎片中篩選再到修復成型,時間用去三個月之久。
隆冬過後,翌年三月暮春,許西棠將自己獨立修復完成的作品交出——
一件明宣德黃地青花葡萄紋盤,以及,一件明宣德青釉仰鍾式花缽。
她在規定的三個月的時間內,交出了兩件作品。
經過館內專家的評估和鑑定,這兩件作品的修復技藝被一致評價為「巧奪天工」,其中,明宣德黃地青花葡萄紋盤,用了二十三塊碎片拼接而成。
那件明宣德青釉仰鍾式花缽,她運用了金繕技藝,金粉補缺填充後,裂痕已消失,而金粉的修飾,卻並不影響瓷器本身的古樸。
「這是非常獨到的美學見解啊,我之前見過的修復過的瓷器里,很少有人大膽地使用金繕技藝用在這些色彩深沉的瓷器上,一旦運用不當,便會破壞掉瓷器原本的那份古雅之美,金館長,姚主任,我認為,這名修復師的修繕技巧已經可以獨當一面。」
做出評價的,是館長特意請來擔任「修復1760」項目的技術顧問王楊教授,今年已經七十八歲高齡的他曾就職於國家博物館擔任瓷器類修復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