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竹也不想教他什麼只有你付出了才能收穫這種道理,蕭景長到如今二十多歲,三觀早就定型,別以為一朝換魂就能讓他學會重新做人,清竹就是磨破嘴皮都沒可能讓他改變自己的想法,她才不想浪費時間。
蕭景也沉默了下來,他甚至想到,夏氏也是女人,而且是蕭景平生僅見的有能力有智慧的女人,她會如何看待自己呢?估計也是不屑的吧,想想她剛進門的樣子,木訥呆板無趣,現在回頭看,這也是夏氏故意為之的吧,故意裝成那幅樣子!可現在呢,就是蕭景也挑不出清竹哪裡辦的不好,那麼夏氏對待自己的態度也是昭然若揭的,她從一開始心裡也壓根沒有他,或者說,夏氏心裡可能更看不起他!
畢竟在他手裡差點讓整個皇子府萬劫不復,而她,卻能奪得父皇寵愛,甚至找到蔡銳藏下的黃金,還能把京城疫病給從頭至尾漂漂亮亮的辦下來。
朝中大臣都在說三殿下仁義,最突出的就是清竹二話不說就拿了銀子出來,換別個人不一定有這份心胸和氣魄,從公中拿銀子的事人人都願意干,倒過來從自己口袋裡先貼補公中,這個哪怕知道後面能補回來,也得掂掇一二吧,何況數額還是這麼大。就是蕭景自己來辦,他估計也是壓著戶部出銀,不大可能自己掏錢。
清竹這錢是平宣帝給的,過了明路,她能坦坦蕩蕩的用。這件事假如換蕭景來辦,沒有清竹之前辦的事鋪墊,他手裡也有銀子,可讓他怎麼解釋自己能一下子拿出這麼一大筆銀子?蔡銳給的,他敢說麼?其他皇子的顧慮也差不多,拿出來以後如何解釋才是大問題,那還不如不拿呢。
清竹甚至還得到了皇后和德妃的稱讚,特別是皇后,一貫是不偏不倚的典範,就沒見她特別稱讚過哪個皇子。就是幾個兄弟,不管心下如何想,面子上已經兄友弟恭,其樂融融了,這也是夏氏的功勞,父皇最喜歡看到這種景象。
蕭景強壓下心裡的不安。
清竹沒搭理他,自己想不開,旁人怎麼勸都沒用,而蕭景又不是個能聽得進勸導的人。
清竹覺得自己也有了變化,一開始互換的時候她心裡沒底,忐忑行事,這麼長時間了,她當皇子當的遊刃有餘,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了,以前她能安心待在蕭景的後院混吃等死,現在她心裡也在思量,她果真回得去嗎?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在這個封建社會享受到了期盼不得的自由,再回到後院,她真的能忍得下?
她現在對蕭景的耐心都降低了好多,以往她肯定要考慮換回來之後蕭景對自己的態度,所以只能耐心和他溝通,現在清竹都不想搭理蕭景了,這可不是什麼好的發展,畢竟他們兩個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換回來呢。
平宣帝是過完年,天氣轉暖才回的京,因為大臣們一力主張等到京城最後一例疫病痊癒了,再沒別的人復發,才讓皇帝回去,所以大伙兒就安心待在了外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