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大梁沒和大鳳帝進行貿易前,戶部兵部那年不為了發往邊關的糧草軍餉鬧饑荒?大鳳帝給了大梁那些高產作物,如今也成了大梁幾個主要的糧食來源,你不去感念人家的好,還想拿捏大鳳帝一下,你知不知道這是牽一髮動全身的!您這是想把國門關上,然後自己和自己玩?
首輔拍拍胸口,只能一點點和自己的主君掰開揉碎了解釋,務必讓他明白,像蒸汽船和火車那種東西,是我們急需,而不是大鳳帝非得推銷給我們,所以我們沒有多大討價還價的權利。
安泰帝被內閣給勸住了。
其實安泰帝沒有見過那些東西,所以在他的印象里想像不到這些東西能帶來多大變化,相應的也就不太當回事,就像當初清竹讓沈慎帶回來的作物,蕭景不在意一樣。
不過蕭景也知道了這個皇帝弟弟那不靠譜的言論,他邀請夏侍郎搬到他的藩地居住,他可以擔保謝家安穩度日,哪怕想要出國也沒關係。
夏勉年紀大了,去找女兒是不願意的,他們這些人求的是落葉歸根,但是他也怕安泰帝抽風,他死了不要緊,就是夏家以後仕途不順也沒多大關係,夏家出了一個清竹,祖墳上的青煙已經冒夠了,夏家子孫已經在鳳國和啟國繁衍,不愁家族不興旺,但要是因為留在大梁的夏家造成兩國開戰,夏家就背負太多罪孽了,夏勉死也死不安心。
對於蕭景,夏勉沒有太大的惡感,蕭景和女兒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他早就不感興趣了,現在的蕭景行事頗有章法,就是他的兒子們看起來也不錯,所以夏勉和弟弟商量了一下,夏家舉族搬到了蕭景的藩地。
內閣都沒和安泰帝講,他們默許夏勉搬走,就怕安泰帝抽風,一時不察讓夏家折了人,惹怒了大鳳帝才是大事。
清竹得知父母在蕭景的地盤上,還得知了安泰帝的想法,她簡直啼笑皆非,她和大梁一直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係,平宣帝倒是一個合格的帝王,怎麼繼承人就沒一個看得上眼的呢?
清竹給蕭景去信表示感謝,同時贈送了他一把精美的火/藥/槍。
蕭景親眼目睹了槍的威力,然後對著火/藥/槍看了半天,接著他把火/藥/槍加急送去了京城。
內閣又一次集體沉默了,安泰帝嚇了一大跳,「這種妖器,取人性命就在頃刻間,不能再讓鳳國的人出現在大梁,港口快快關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