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不清楚,只是看著這些人不容易。」素練替自家姑娘回了話,鄉長便也沒有多問,「我找幾個身強力壯的人來幫你們,儘快把這棚子搭起來。」
儘管年錦語並沒有去人群那邊,還是有許多人注意到了她,畢竟馬車好幾輛的過來,又是拉衣物又是扛糧食的,對於身在窘境中的百姓而言,宛若救星。
於是便有人偷偷來看年錦語,因著她身側好幾個護衛站著,也不敢靠近,待年錦語留下陳掌柜離開後。
他們便問起來身份,究竟是哪家的夫人這麼好心。
陳掌柜沒說什麼,倒是那鄉長,熱絡的道出是忠勇侯府的少夫人,他們這些人平日裡生活在底層,何曾有機會見過貴胄人家的夫人,便連連夸年錦語菩薩心腸,長得也像菩薩,心地善良。
兩三日接連不斷的忙碌,落鄉村口這兒便搭建起了不少棚子,裡面用竹板分了不少屋子出來,遮風避雨不成問題。
送過來的糧食也能暫且解決溫飽,但這並非長久之計,所以陳掌柜這兒還有個法子,給想離開這兒去別處謀生的,準備了盤纏,一人一兩,離開落鄉也能有一線生機。
很快到了五月里,燕京城的天愈來愈熱,年錦語也在年家住了有半個月,期間顧明淵來了四回,起來是越發忙碌。
而城中卻也越發的冷清。
到了十六這日,皇陵祭祀的大日子,大清早城中街道肅清一片,趕早開門的鋪子都在禁衛軍經過時紛紛關了半扇門。
而經過的路人更是直接避到了巷弄里。
偌大的陣仗經過,皇上的鑾駕隔著老遠才能看清,三排的禁衛軍護送,後頭才是妃子和皇子的馬車。
皇陵三年一祭,上一回去的時候,城中還沒這麼冷清,更是有許多百姓圍觀,而在經歷過長達半個多月肅清的燕京城,如今人人自危。
等到這陣仗出了城,才敢小聲議論一番。
到下午時,皇陵那邊回程時,顧明淵來了年府。
年錦語瞧著天色意外的很,「相公,今日怎麼回來的這麼早?」
「祭拜結束後,回宮就是大殿,我得入宮一趟。」
冊立太子後的儀式也安排在了今日,儘管皇陵那邊顧明淵不必去,這樣的大典卻是必須到場的。
「可官服還在侯府那邊。」年錦語見他匆匆忙忙的有些心疼,「還要忙多久?」
「我知道,就是來看看你,等會兒就回侯府。」顧明淵想到了什麼,囑咐她,「之前讓你準備的,可都告訴岳母了?」
「都和娘說了,家裡本就有護院隊,我回來還帶了好幾個。」
「還有門防。」
「都準備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