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列來之前也是做過一番功課的,此刻被提問也能立即回答出來。
「若是以前的兵力,蜀王占的所有城池加σw.zλ.起來也只有一萬人,但蜀王入蜀之後起兵造反,按照常理來說,應當會第一時間徵兵,以防範陛下出兵討伐。
這部分雜牌軍保守估計有四萬餘人,加在一起應當會超過五萬人。」
大雍原先派出的兵馬也是五萬人,只是這兩年的時間戰死了一萬餘人,僅剩三萬餘人。
雖說蜀王的雜牌軍多,實際戰鬥力應當不如大雍的軍隊,但蜀地易守難攻,即便蜀王只有一萬人,也足以抵抗十萬大軍。
雲舒這邊本就不足一萬人,加上新到手的三萬餘人,也才四萬人,蕭謹行那邊倒是越打兵越多,現在怕是原來蘭原那一片的兵全都歸入他的麾下了。
總的來說,人數上還是有優勢的,只是從哪裡入蜀的問題了。
兩軍匯合,一來一回時間拉鋸得太長了。
雲舒既沒打算親自帶兵去收那三萬多兵,也沒打算讓對方先來寧州匯合。
他令人去將羅延找了過來。羅延前些日子在甘州、涼州等地辦事,半月前才趕來寧州向雲舒匯報。
之後就涉及到軍事部署的問題,秦列找了個藉口離開,不打探雲舒這邊的軍事行動。
雲舒也便找了個人陪同他在寧州逛一逛。
秦列離開不久,羅延就過來了。
雲舒讓人在桌上鋪開一張白紙,很快就勾勒出了蜀地及周邊的地形圖,並標出了他們己方所在的位置。
這個年頭的地圖大多都是粗略的,能夠標記處大致範圍及主要山脈就不錯了,若是想要繪製詳細的地圖,則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測量精準。
而雲舒的這張地圖雖然畫的並不複雜,但也比他們平日裡用的地圖詳細許多。
見到這幅地圖,万俟居默默地看了雲舒一眼。
之前出征瓦勒的時候,他就很疑惑了,為何從來沒有去過瓦勒的夏王,會對瓦勒的地形如此熟悉?
而現在一說要攻打蜀地,夏王又能將蜀地周邊的地形勾勒出來,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但他又看了一眼對面的曹誠和羅延,這兩人只是認真地看著地圖討論,完全沒覺得地圖有哪裡不對。
万俟居忍了忍,最終決定還是將疑問給咽了回去。
至於曹誠和羅延為何對地圖沒反應?
自然是因為他們已經脫敏了。
他們早已經習慣了自家殿下的神奇之處,跟火車、卡車、火=槍火炮一比,地圖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