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蕪也有些感慨,蕭謹行是蕭家的異類,蕭家幾代都是走的文官路線,即便是蕭夫人娘家也是文人居多,但就到了蕭謹行這,卻出了意外。
蕭謹行自小就不愛讀書,一看書就頭疼,在國子學更是各種不服。蕭蕪最終沒有辦法,就給他丟到了軍營歷練,本想著摔打兩年就該乖乖回來了,卻沒想到,這一去就是十三年。
雲舒突然想到國子學招收五品以上官員子弟入學,這裡面不分文官還是武官,但是武官子弟因受其父影響,多是自小習武,且文武官天然對立,其子弟在學院裡也摩擦不斷。
當然了,年少時的蕭謹行是個異類,他既不受文官子弟待見,因為他學問一塌糊塗,同時也不受武官子弟喜歡,因為他爹是文官之首。
既然武官子弟不愛習文,不愛背四書五經,為何一定要強求呢?
雲舒轉身對蕭蕪道:「蕭相,本王有個想法,你聽下可不可行?」
「如今各軍士兵多是各自將領自行訓練,各軍將領也是依照前人的方法,或是加一些自家家學淵源,例如本王聽說呂將軍訓練的將士,會學呂家槍法。不止是兵士,即便是朝廷的將領,也多是自學兵書,並不像各大學院一般,有專人教授知識。」
蕭蕪雖是文官,但因為兒子是武將,他在蕭謹行從軍後,多少還是了解了一下如今大雍的軍事體系的。
聞言,他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大雍將領都是在戰場上建立軍功,能看進兵書,且能運用的,才有機會升到將領。若是大字不識幾個,怕是一輩子也只能當個百夫長了。」
取才取士,即便是武官,也不要目不識丁之人。
就雲舒知道的,龐農一開始也是大字不識幾個,後來還是在蕭謹行的指導下,開始認字習兵書,才有機會升到校尉。
雲舒每日事多,既然今日想到了,並說到這了,他也就沒避著呂將軍等人,直接道:
「自學的效率太低,所以本王想著,既然文人可以在學院學習,為何武人不能呢?
國子監下已經有國子學、太學,及各處府學,不如多增加一個軍學院,招收所有習武且願意入軍之人。而這些軍學生學成之後,便可直接進入各軍。
而且他們在學院裡學習了各項技能,到時上了戰場,也比什麼都不會的新兵強上許多。」
軍學院?
不止蕭蕪驚了,就連一旁的兵部尚書和呂將軍,甚至是呂將軍身後的呂莘都震驚了。
軍學院,這可真是聞所未聞啊。
呂將軍和呂莘自然欣喜,若是軍學院辦起來,那他們這些武將家的孩子,自然都有了好去處。
但蕭蕪還是從實際出發,他稍一思考後,道:「只是即便是武將,也不見得家中都會願意孩子將來繼續從武參軍,若是求安逸,他們會更願意棄武從文,到時求個一官半職悠閒度日。」
至少他聽說很多武將家的父母,更希望孫兒輩可以留在自己身邊,而不是每日裡拋頭顱灑熱血。
「臣擔心,即便軍學院開設了,也招不到多少學生。」
呂將軍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問題,他也點頭道:「蕭相說的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