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怕別人不知道,就怕大家不知道,沒有人願意跟著去嶺南那麼遠的地方。
他還道:「只要願意跟我們去嶺南的,路上的糧食到了嶺南後半年的糧食,都有郡主出。」
「砰,」的一聲,胡監軍震驚得從車裡鑽了出來,扯著快被吹掉的狼皮帽子問:「吳副將說的話可是當真?我這裡只是其中一批百姓,共有三萬人,王將軍如何能供養得起這些一年的花銷?後面還有三批近十萬人,這十三萬人的吃喝可不是小事情。」
「只是不讓大家餓死還是可以的,但想要吃飽吃好,還是要等到了地方大家自己幹活。」吳隆昌想起嶺南這三年的變化,眼神中充滿了自豪和肯定:「現在我們嶺南的糧食可畝產五百斤,一年收穫兩季,相當於一畝可產近千斤糧食,怎麼會養不起呢?」
更何況這只是精糧水稻,還不包括哪些豆蔬,加上這些養活那麼多人有壓力,但也可以。
聽到畝產千斤,胡監軍頓時愣住了。
西北的地多,一眼望去就是平原,尤其是河四郡,耕種上可以和中原最肥沃的土地比肩,但最好的產量也只是一畝三百斤左右。嶺南竟然能夠到達畝產千斤?這真是不敢相信。
「要是這樣的話,我們到了太原就得你們把人接過去了,陛下命我在今年春季前把西北的百姓安置好,我若是跟去嶺南,怕是後面的人就要淪為敵國奴隸了。且你們的人還得在夏季前到太原,將剩下的人也接走。」胡監軍思索了一番道。
既然皇帝下令,又有人給西北百姓謀了一個好出路,他便沒有阻攔的道理。
事情已經交代清楚,吳隆昌便道:「大人放心,下官只是第一批過來的,就是怕和您錯過了。後續接人的隊伍已經到了京都,等您返回西北將下一批人來,我們就能在太原接應了。」
胡監軍點頭,招手叫來旁邊的小兵,讓他去傳話。
下面的百姓不知道誰帶著他們走,也不知道要到哪裡去,只知道他們的家沒了,現在換了牽頭的人也沒有察覺,只是麻木的跟著前面走。
吳隆昌是王定武的親兵,從小就跟在他身邊,在西北度過了他最年少的時候,他的這一身本事也是西北軍中學到的。他還記得自己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就是西北的一位士兵替他擋了一刀,才保住他的這條小命。也記得自己在閒暇的時候出門打牙祭,遇到西北的百姓,他們扛著鋤頭笑呵呵的告訴他,哪裡的野物最多,也記得他同袍的妹妹,每次在他們休息的時候都來送自己編的草鞋給他們。
西北,這片土地,這裡的人給他太多東西了。記憶里的歡聲笑語還猶在眼前,然而轉眼卻已經是另一番場景。
看著面容枯瘦的西北人民,吳隆昌企圖從他們臉上找出一絲熟悉,卻只看到了麻木和絕望。
「各位父老鄉親,」吳隆昌忍住眼裡的酸澀,打著馬便走便高聲道:「我是王將軍的副將,奉陛下的旨意來接你們去嶺南了。」
「王將軍在嶺南給大家準備好了糧食,田地。只要大家走到嶺南就能安居樂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