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他除了單單教授製作機械,更重要的是弄懂其中的原理,並將它用到其他方面去。
而新選拔出來的那一批學子,今年也從各個縣的書院畢業了,此時他們正好18歲,在父母師長的期盼或不理解下,背上自己的行囊奔往平河縣技術大學。
平河技術大學只是王懷玉當時臨時取的名字。它真正落成的時候,王懷玉親筆題了名。
天工大學。
取於天工開物,巧奪天工之意。
海納百川,博採眾長,謂之大。學識淵博,勤學好學,謂之學。這是大學。
這一所大學寄託了王懷英深厚的希望,它將是撬動嶺南,撬動大齊科學的一個啟蒙點。或許十年或許百年,她希望這個地方能有一天成為科技的前沿。
回想自己那個時代,因為科學技術落後而挨打的事情數不勝數。為了這裡的百姓不在經受這樣的痛苦,王懷玉無論砸多少錢都一定要把這個大學辦成。
醫學,化工,物理,農業是最先進駐的幾個學科,這些學科的老師大都是從大齊官僚系統中拉來的。尤其是醫學,一大半以上是來自太醫院。
工作是由道家和農家組成,他們兩個之間相互促進,在對世間萬物的研究組合中,產生了奇妙的碰撞。
而農家也要和墨家相互合作,製作出此時更符合百姓們需要的農具。
最令人矚目的就是雜交水稻的培育!
農明生到達嶺南的第二年,就讓自己最有種植經驗的師叔農文稻來了嶺南,到了這裡他們和原來嶺南的農官碰頭溝通,這不談不知道,一談嚇一跳。原來嶺南的農官已經嘗試著將不同水稻培育成他們想要的樣子。
這種嫁接的技術在果樹中常見。但在水稻中卻是他們第一次聽說。一時間師叔兩人都非常感興趣。且二人對水稻了解非常深。比嶺南當地的農官還要清楚。
他們是從蜀郡過來的,蜀郡當地的稻種就非常矮小,平時的風難以吹倒,除了產量上不如嶺南的,其他都很符合要求。
嶺南的農官看到實物後,簡直是兩眼放光。
「這稻子,這徑干竟然如此粗壯!便是小一點的颱風也不會被吹倒吧?」劉農社痴迷道。
他已經根據王懷玉的要求做了八年的雜交水稻實驗,原本覺得荒唐異想天開的東西,這幾年陸陸續續的出了一些成果。雖然只是在稻子產量上有上下的浮動,或者是葉片大小的變化,成熟早晚的時間等這些影響不大的方面。
但是這給了劉農社信心,讓他也相信了王懷玉所說的,只要多加實驗,找到更好的母本進行培育,他們總會種出畝產千斤,風吹不倒的水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