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知道縣衙的食堂有最好的廚子,還想著花重金去聘請,請不到人了就自己花錢去學,這些年下來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己早就成了大廚。
他和祖父感情深厚,違背了家裡的意願,沒有和家族裡的人一樣選擇從政,反而做了他們一直看不起的商人。這一點上他是很愧疚的,再加上這幾十年的流放生活,生活的艱辛,在自己有能力之後便想著彌補家裡。
好吃的,滋補養身體的,每天只要他一得空,必然會往書院裡送來。為了讓老頭子在書院過得舒服,連帶著同事的那一份,陳莫忘也準備了。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吃著陳家的美食,再加上陳昌平是個真有本事又隨和的人,平河書院的人際關係別提多和諧了。
陳昌平正和王懷玉說著書院的發展,還有學生的一個學習進度,有多少個好苗子的話題,聽到自己最得意的大孫子過來探望,滿是皺紋的臉上都舒展開來了。
「大人,我那不成器的孫子過來了。他沒有什麼別的長處,就是一手廚藝不錯。看他那個樣子應該也是帶了點心過來。您一塊嘗嘗,吃個午飯吧。」康平盛情邀請。
他個人是非常喜歡這一個小姑娘的。尤其是她在嶺南這些年的成就,要不是因為對方,他這一輩子連著下面幾代人都是流放的罪奴,現在能在書院裡面當個受人尊敬的先生,子孫後代也都能有自己的出路,這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所以他真的非常感激王懷玉。
他是前朝太傅的兒子,擁有淵博的知識,為人品性還好,王懷玉非常樂意和這樣的人交流。更何況陳莫忘也是熟人,便盛情難卻的坐下了。
「陳老闆不是做了海外的生意嗎?一出海就是一年半載的,怎麼今日有空來書院看望老先生?」王懷玉隨口問道。
「自從北方的局勢變好後,我就把海上的生意先暫停了,現在主要是去北方看一看,把嶺南的東西帶出去,再採購一些嶺南稀缺的東西回來。雖然沒有出海賺的多,但能經常回來看望家人也挺好的。」
書院中央的桂花樹下,有一張石頭製作的圓桌並幾張椅子。陳莫忘從拎來的石盒裡拿出一碟碟精緻,分量不多,花樣卻不少的點心。
陳莫忘有些不好意思道:「都是些自己琢磨的東西,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口味。」
拔絲香芋,紅棗泥糕,香煎酥片,南瓜餅。
南瓜餅?
看著盤子中熟悉的東西,王懷玉略微有些疑惑的多看了一眼,陳莫忘便極有眼色的給她夾了一個。
「這個是用金瓜和面,再裹以雞蛋油炸而成的。」陳莫忘介紹道:「也不怕郡主您笑話,我們小時候過得苦,一年到頭也吃不了一次葷腥,連煮菜也都只是拿油沾一沾水,不敢多放。」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