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嘆口氣,他轉回身,慢慢走下了階梯。往後與她的聯繫,大概只有作戰部署,京中傳出指令,前線領命執行了。
他不知道現在究竟應當慶幸,還是應當遺憾。他有諾言要遵守,但心情悄然發生變化,已經讓他看不透自己了。
接下來與上吳的幾場硬仗,打得並不十分順利。上吳原本有驍勇的戰將,因為皇帝與太尉的無能,才弄得屢屢潰不成軍。戍邊的將領有愚忠,但架不住屍骨如山,最後終於硬氣起來,照著自己的想法應戰,一度將西陵軍隊隔絕在昌河以南。西陵連續發起了三次進攻,都未能突破他們的防守。
消息傳到中都,太傅沉吟了片刻,“靠硬攻,恐怕沒有勝算。”
少帝會意了,“銅牆鐵壁打不破,就想辦法讓他們自毀基石。”
少帝很好地學會了太傅教授的,不再一味勒令進攻,而是刻意營造出與上吳將領交好的聲勢,光明正大往敵軍軍營運送禮物。
上吳將領心知不妙,這個消息必定已經傳入大都了。果然,退守澎城的上吳國君得知後大發雷霆,把一眾將領的家人都抓了起來,勒令領軍的大將軍以死謝罪。
西陵軍隊就等著這一刻,聽說大將軍不從命,被麾下斬殺於馬前。一旦確認了消息,集結好的大軍便一舉攻破關隘,朝著上吳腹地長驅直入了。
上吳國君慌了,退守八十里,可兵家戰事,最忌一退再退。臣僚的心早亂了,前線的將領也無心再戰,攻破澎城幾乎是兵不血刃,西陵大軍還沒到,守城的將領就打開了城門。
捷報傳進中都,滿朝文武為之振奮。八十年來,西陵歷朝國君孜孜奮鬥的事業,終於要達成了,怎能不叫人熱淚盈眶。
少帝手裡握著宜鸞寫回來的信,激昂文字全是戰無不勝。如今她的字已經能瞧了,一筆簪花小楷很是工整,只有那個“了”字,不知為什麼,總是寫不好。
他順手遞給了太傅,“橫看像山巒,豎看像耳朵,我阿姊的字,真是化成灰我都認得。”
太傅的視線落在密密稠稠的文字上,明知道不可能,卻仍在字裡行間尋覓關於自己的字眼。
很可惜,隻字未提,仿佛對她來說,已經忘了他這個人的存在了。他不能形於色,但仍是止不住地失望,將信件折起來,默默放在了書案上。
與上吳最後的戰役,原本可以打得很順利,但意識到大事不妙的渤海國忽然開始橫生枝節,西陵軍除了殲滅上吳舊部,還要抽調兵力,對付渤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