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岐山因此跟章鴻天發生了很大的爭執,不僅決絕拒絕他吞併的野心,同時兩人也因此選擇了分道揚鑣。
孫岐山很清楚,這樣下去的章鴻天只會比京城那位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倘若章鴻天當真帶著人馬殺到京城,殺入皇室,如他所言的踏平京城,碾碎世家,斬盡皇族,那將是大堯真正的煉獄,而章鴻天這樣的人統治下的大堯,只會比先前糟糕百倍。
那才是大堯國真正的滅亡啊。
然而那不是孫岐山想要看到的,於是他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不理解的決定,他主動投靠了朝廷,並主動替朝廷平定匡義軍。
他為此背上了幾十年的罵名,他被全天下人詛咒,被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誤解,最終還落得個親人兩隔,幾十年不得見,如此依舊如履薄冰的下場。
什麼封侯拜相,世人根本不知道,孫岐山在這背後承受了多少,又付出了多少。
他的一雙兒女被迫壓在京城三十年不得見,他的妻兒子孫全都在蘇城,他與他們同樣多年不得見,而他們還要因此而陷入危險,陷入算計,他無數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自責當年的選擇,可每每回首,他又會毫不猶豫的做出同樣的選擇。
他不回家確實是回不了,他也無顏面對妻兒老小,尤其是因為他而被迫留在京城的一雙兒女,還有死去的兒子。
他沒臉見他們,孫岐山有愧於所有親人。
孫子柏心裡感觸,老侯爺或許對不起他的家人,可他對得起天下百姓,這樣的大義孫子柏由衷佩服,畢竟不是誰都能為了大義而做出這樣的犧牲,況且當時的老侯爺其實離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很近,不誇張的說,他捨棄的絕對不是家人那麼簡單。
孫子柏有心想要了解當年的真相,於是有意無意的套著老侯爺的話。
當年究竟老侯爺是如何與章鴻天決裂的,又是如何在萬軍之中砍下章鴻天的頭顱,這件事孫子柏很好奇。
畢竟老侯爺與章鴻天的關係到底如何,事關那封能讓孫岐山萬劫不復的書信,他必須弄清楚。
這些隱秘之事按理孫岐山是打死不會告訴任何人的,但他剛剛親眼見識了這孫子運籌帷幄的模樣,那仿佛整個天下都在他掌控之中的樣子著實將他驚著了,於是便也不再隱瞞。
當時兩人已經徹底決裂,尤其孫岐山選擇投效朝廷之後,昔日好友已經成為完全敵對陣營的死敵,且雙方已經交手數次,孫岐山對匡義軍明顯有壓制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