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年來,秦青魚的威名已經傳遍邊關,蠻夷各個對她恨之入骨,從原本的想攻入皇城奪得大梁,這樣的宏偉目標,變成了殺了蘇校尉!
秦青魚殺了太多部落首領,甚至絞殺了蠻夷可汗,將可汗腦袋懸掛在了城門,暴曬了整整一個月,氣得蠻夷上下爆了血管紅了眼,恨不得飛天遁地闖入城中,將秦青魚碎屍萬段!
可汗死後,可汗的大兒子便草草繼承王位,率兵有攻打了幾次,便徹底敗退下去。
蠻夷十分狡猾,他們見久攻不下,不想再硬碰硬,乾脆便蟄伏了起來,接連月余都沒再露面,大有不休養生息夠絕不出來的架勢。
邊關將士都恨得牙痒痒,蠻夷實在卑劣,贏了就燒殺搶掠,輸了就當縮頭烏龜,就如那惱人的蚊子,嗡嗡得你心煩,卻總是殺不乾淨。
戚大將軍專程召集眾人商議,猜透了蠻夷不會再來,他們就算派兵出關絞殺,茫茫草原,還有防不勝防的死亡沼澤,上哪兒去抓人?就算真抓到也只是部分流兵,不可能抓盡。
戚大將軍道:「依此來看,三五年內不會再戰,是時候打道回京,面聖述職。」
這就打道回京了?
秦青魚此行的目的尚未完成,如何肯走?
秦青魚道:「將軍,不若再等幾日,容我想個對策,我心中已隱約有了念頭,只待想仔細了再說與諸位。」
如今的秦青魚在軍中舉足輕重,她的話老將軍自然肯聽。
老將軍道:「那便給你三日。」
沒到三日,秦青魚便想出良計,她讓老將軍故意傳出消息,說蘇校尉急功近利,不肯班師回朝,與老將軍反目,獨自帶著五百精兵出關追擊。
秦青魚出關不久,消息便傳了出去,很快便傳到了城中細作耳中,細作又傳到了蠻夷耳中。
蠻夷雖為了安全分頭行事,卻有獨特的聯絡方法,所以才能隨時聚沙成塔攻入邊關,又隨時分散沒入茫茫草原。
蠻夷對秦青魚恨之入骨,得知秦青魚只帶了五百精兵,哪裡肯放過這個機會?不過他們一向狡猾,儘管恨不得立刻殺了秦青魚,卻還是謹慎的並沒有全部聚集,而是聚集了近一半部落,數萬兵士,憑藉著對草原的熟悉,很快便找到了困在沼澤的秦青魚。
他們找到時,五百精兵已經折損大半,大都葬身在沼澤里,剩下的散兵游勇為掩護秦青魚逃走被俘,秦青魚獨自一人狼狽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