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瑤提取粗鹽的工具和過程都很粗糙。
第一步是過濾。
她找了個竹筒,底部戳個小小的洞,用撕下來的一小片衣角堵住,往裡面分別加入磨成細粉的竹炭,海邊的細沙,最上層是礁石之間撿的小石子,然後將粗鹽溶在淡水裡,從上往下倒。
這樣做成的三層濾網,或者還可以加上衣角,算是四層濾網,可以除去粗鹽水裡不溶於水的固體雜質。
等全部過濾完後,陸瑤把石灰乳加進粗鹽水裡攪拌均勻,然後靜置來去除裡面的鎂離子。
石灰乳其實就是氫氧化鈣,是陸瑤將貝殼燒製成生石灰後加水攪拌得到的,之前陸瑤在海邊撿了不少貝殼,就是為了用來做石灰乳。
其實如果不是鎂離子必須去掉,陸瑤是不願意用石灰乳的,因為她加石灰乳去除了鎂離子,又給鹽水增加了雜質鈣離子。實驗室里可以用純鹼,也就是傳說中的蘇打粉來除鈣離子,可這荒島上,讓她上哪裡去找純鹼。
但是如果有人拉肚子吃過達喜,也就是鋁碳酸鎂咀嚼片,而且和她一樣閒得吃屁看過說明書,就會知道,鎂離子會讓人腹瀉。
陸瑤現在在荒島孤立無援,自然是寧可便秘也不能拉肚子,所以才不得不硬著頭皮寧可多添一項雜質鈣離子,也要加石灰乳除鎂。
將鹽水靜置到分層後,上層的清液就是陸瑤要的除去了鎂離子的鹽水了。
接下來就是陸瑤提純工作的最後一步——利用雜質和食用鹽氯化鈉溶解度不同,儘量除去裡面的鈣離子和其他雜質,最大化地提高氯化鈉的純度。
她將提純過的鹽水燒乾成結晶鹽,接著將結晶的鹽粒往少量的開水裡加,加到不能溶解為止,這時候就得到了飽和的鹽水。
接著陸瑤開始拼命扇風給飽和的鹽水降溫。
等開水逐漸冷卻,最先析出的那部分就是雜質。
因為海水中幾種主要的雜質的溶解度都受溫度影響很大,溫度高的時候能溶解在水裡,一冷卻下來,就會析出結晶,而陸瑤要的食用鹽氯化鈉的溶解度在不同溫度下卻比較穩定,所以當熱的飽和鹽水溫度忽然降下來,雜質就會比食鹽更早析出。
陸瑤用這種方法反覆將鹽水加熱重結晶然後撇去雜質,重複四五輪後,終於得到了雪白的高純度結晶食用鹽。
這個過程說起來複雜,實則操作起來並不算難,那些具體的手法都是陸瑤自己在實驗室和自己家玩剩下的了,一個上午的忙碌過後,陸瑤獲得了小半竹筒的鹽。
雖然只有小半竹筒,但是正如人們說水是生命之源一樣,小小的鹽也作用巨大,陸瑤僅僅只是一周沒有吃鹽,就已經開始漸漸感到走路沒有力氣,偶爾還會頭暈眼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