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恨,恨城中的世族,也恨曾經的謝愷。
陳伯將去年年末那個叫陳學年的人的奏摺讀給他們聽了,還將人抓了來,親自對證。
陳學年在去年十二月的確警告過謝愷,今年將有大旱,前所未有的大旱。
但是在當時本地豪族的刻意針對下,謝愷沒把旱災放在心上,等謝愷身死,世族上位,世族們也沒把旱災放在心上。
唯一稍微在意了一下旱災的人是本地的豪族,但是他們在意的方式就是高價買走百姓的糧,讓百姓還沒到秋天,就提前絕望。
江南大亂,無數江南百姓身死,旱災是兇手,謝愷.本地豪族和這些世族是給兇手遞刀的人。
可是陳伯告訴他們,就在一百多里之外的新安郡,同樣地處江南,同樣經歷了大旱,那裡的百姓不僅沒有經歷饑荒和流民,反而在今年獲得了豐收。
因為霍思成手下有一個梅博士,梅博士發明了抗旱稻,旱災年莊稼也能活,產量比尋常稻種還高一成。
聽到這裡,武昌城外的十萬大軍再也沒有了猶豫,連夜攻進了武昌城,尊安城公主為新帝。
他們都知道自己實際上的新主是誰,他們其實不在乎。
什麼君臣禮義,男尊女卑,那是士族們說的道理。
他們只知道,誰能讓他們活,誰能讓大家吃上飯,誰就是他們的主公。
第222章
武昌城東門外,一行士兵和城中的世族們都等在這裡,對著城外翹首以盼。
陳學年不安地候在隊伍中。
城中其他世族,崔氏.李氏.盧氏.蕭氏……等等,無論是否真心臣服,但是為了順應形式,都派出了本族優秀子弟前往青州。
然而他陳家卻只有他一人。
這些年他隨著朝廷顛沛流離,心中從未安定過,也就沒有了傳後代的心,這些年始終是一個人,即使收用過幾個婢女,也沒有讓她們生下自己的孩子。
等到各世家都找出族中出身乾淨的優秀子弟派往青州求學,投靠霍思城,他才開始後悔起來。
曾經出仕過的世族們是不可能去青州的,先不說一臣不事二主,即使他們自己丟得起這個臉,也要考慮霍思城願不願意。
當初武昌小朝廷和霍思城的江右小朝廷對著幹了幾年,等孔景陽發檄文之後又乾脆對霍思城母女大唱大罵,哪怕霍思城是菩薩的心腸,也不可能真心任用這些人了。
所以世族們即使要投靠霍思城,也不能自己出面免得招人厭惡,只能叫家裡身家「清白」的子弟前往,這樣,既免了他們自己委屈厚顏,又能叫霍思城舒舒服服地接受他們的人。
畢竟是從前的事,這些子弟以前還小,都在家裡讀書,外面的事,都是家裡大人做的,有什麼事,要罰要壓,也都只讓他們這些老頭子擔著,和這些子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