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雲櫟笑了:師父也有這樣犯傻的時候?
「好吃嗎?」應歲與湊過來詢問。
雖然決定還了俗,但在飲食起居上他還是遵循著舊有的習慣,並不碰帶葷腥的食物。
鶴雲櫟沒有回答,而是掰了一塊兒餅塞進他嘴裡。
應歲與用唇舌抿開,餅皮溫熱酥脆,荷花的餡兒清香甘甜,風味和剛出爐時並無差別。看來他的用心並沒有白費。
他低下頭,輕聲解釋:「為師看到那些排隊給妻兒買餅的凡人也是放在懷裡保溫的,便也就跟著學了。」
原來是這樣的心思?
鶴雲櫟心頭一動,低下頭又咬了一口手裡的餅:用懷抱捂著的餅,好像是要香一些。
……
兩人總計在東洲呆了五六天。
陌三千依舊沒把應歲與的訊印添加回去,因為他發現,刪了以後,應歲與無論是寫信給他還是來看他都更勤了些,所以還是覺得不加回來好。
對於兩個「舊識」的這點小彆扭,鶴雲櫟非但沒有從中說和,甚至喜聞樂見地袖手旁觀起來。
回到雲霄派後,弟子又送上了兩封從白玉京寄來的信件。已經到兩天了,因為他不在,便一直放著。
鶴雲櫟拿過信封看了看。
兩個信奉上的筆跡相同,但不是謝卿眠。
拆開信件。
是一個鶴雲櫟如何也想不到的人——
勝殊娘娘。
娘娘怎麼會給他寫信?
他們都沒見過面。
在第一封信里,勝殊娘娘感謝了師徒倆提供的幫助,然後簡要傳達了一下後續的調查情況:褚暘已經歸案,但對宇文佾的抓捕還在進行中。
第二封信上則是私事。也是她寫信來的主要緣由。
勝殊娘娘已經知道謝掌印和師父的交易,也清楚謝卿眠是打算在自己修煉出道意後抽出來給她煉丹。
她在信中大方坦誠地承認了自己確實需要破厄丹。
但她絕對不會讓弟子來承擔代價。
她提出一
筆新的交易。
應歲與將之前煉成的破厄丹預支給她,若她成功登仙,則會在飛升前留下三縷道意,全部給應歲與;若她登仙失敗,也會把自己的道意抽出來,作為補償。
但因為她和「應丹聖」——她在書信里是這樣稱呼應歲與的——的關係有些複雜,直接傳信擔心應歲與根本不會看,所以請鶴雲櫟作為中間人代為轉達。
她從謝卿眠處聽說了鶴雲櫟,知道他是一個好孩子,所以希望他能幫這個忙。事成之後,她可以答應鶴雲櫟一個不違背道義的要求。
鶴雲櫟原本以為娘娘是師父的生母,但娘娘在信中的態度,讓他拿捏不准了。這不像母親提起孩子的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