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军第一波攻势衰竭,爬墙的一路立刻潮水般地退去,任凭墙头上宋军叫骂,就是不肯近前,只用弓弩招呼,得意忘形的宋军顿时又有十几个倒霉的家伙中箭倒毙。辽军主将似乎不愿意多和他们纠缠,加劲去攻正关的大门。那里堵着的几辆辎重车被双方推来推去,也不知道是哪一方在上面点了一把火,顿时就将门里门外烧成了一片火海。
这空当,去砍树的弓手们也回来了。按照杨庸的吩咐,每人砍了五棵手臂粗的树杆,两头都已经削尖。得了消息的杨庸跑下谯楼,让这些弓手们临时削了一些木楔子,按照每两棵之间间隔三尺的密度,每五棵为一组钉在一起。赵文虽然不明白杨庸想干什么,但此刻他哪里还有主意,杨庸说什么,他便做什么,原话吩咐下去,不消一会儿,三十几组“栅栏”就钉毕功成分别运上了墙头,三十几组,合起来有近两百余米,堪堪够城墙攻势整个正面的宽度。
“这是拒马桩吗?看着不像啊!”一个都头挠头问道。
几个伍长围了过来,有人猜测:“这怕是栅栏吧,往外斜倚在墙头上,辽人爬不上来。”
“哪有这么宽的栅栏?”都头比划着三尺多的空隙,钻两个人都绰绰有余了。
杨庸听了也不解释,趁着辽军暂停进攻的间歇,只让赵文将伍长们集合起来。他在一座“栅栏”的左右两端各拴了一根麻绳,又找了两个精壮的伍长将“栅栏”从城头上吊了下去,只听杨庸的号令,那两个伍长在半空中将“栅栏”使劲上提,而后撒手任它坠下。“栅栏”上缚了些石块,重量颇大,落下时去势甚重,只“噗”地一下,便****进了城墙下的泥地里。
有聪明的伍长顿时便明白了杨庸的用意,这花了不大心思和体力的小巧玩意儿其实就和长枪拒马阵一样,等着敌人冲上来。敌人再来攻城,一旦爬墙不成,摔下去便会被削尖了的树杆串成糖葫芦,这样能在最大限度上消耗他们的攻城力量和士气。
这是一次性的陷阱,要人命的设计。
杨庸并不得意,这种东西由于是仓促之间弄成,所以存在的缺陷其实也很大。以后可以用,但是要改良成反复使用的,最好上面还要挂上三角刀片等利器,守城的时候上下拉扯,左右晃动,吓也要吓死对方。
“尽尽人事而已,大家都去准备吧!”杨庸看辽军骑队已经向后退,知道他们是要给专业攻城的步兵让道了。
“快去快去!”赵文挥着手把伍长们全部赶跑了,见杨庸又下了谯楼,他也癫癫地跟了过来。
杨庸皱着眉头问道:“你不去谯楼指挥策应,老是跟着我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