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藏在锦盒中的那块和田玉,把它用做了纸镇,压着我日日迭新在读的书页,清凉着我的目光,把玩时温润着我的手。我想送玉的人一定希望我如此亲近它,而不是供奉着他的心意。
千里迢迢邮寄来的竹藤抽匣也就做了我的面巾筐。不是我不爱它,不珍惜这分心意,是因为太在意了,就让它陪在随时能让我触目可及触手可摸的位置上。妈妈送的那套价值不菲的细瓷茶具也不再仅做摆设,时常让它泛些茶香、咖啡香,伴着亲情的暖意。
我看到了珍贵的东西作为平常使用的真实快乐。它就陪在喜欢它的人的身边,背在她的肩膀上,挽在她的手中,这比束之高搁更让“珍爱”快乐。
小时候在矿区,冬日里储着成筐的苹果。妈妈总是挑选有些坏掉的上来,剔剔剜剜地让大家伙吃掉。这样她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才安稳,觉得剩下的苹果全都是好的了,可以让以后的日子更完满、甜密,并且目前也没有浪费。几日过去再取苹果,新的坏掉的又出现了,于是妈妈揣上来的始终是剜剜剔剔过的苹果。
珍藏不用就这种心态,总觉得目前日子不够盛大繁荣,应该把最好的物什放在明天,充满希望地亏待自己。
回忆起来,妈妈说那时条件不好。其实是心态。环境造就心态,心态又纵容环境力量的霸道。时光就这样周而复始着。
离家不远处有个书店,店里有本我喜欢的“二手书”因为家中有一集新版本的了,犹豫着没买。今天想来不该让喜欢的东西冷清落寞,就赶到了书店。
书店门口碰到了个清秀的女孩拿着我要带回家的那本书。淡蓝的透着阴雨天味道的书皮我很熟悉。
于是我决定不买了。世上有一个同自己一样的情有独钟多好呀。可以想象,晚上女孩卧榻挑灯而读的美丽侧影。应该是这样吧,她能从书中故事里找到自己。这样想想我就觉得很幸福。
左手挽着盛夏,右手触摸清秋。今年这个时节,我就想到了这些,不知几岁后记忆能否丰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