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曉寒,也總算是抽出了去養珠場的時間。
去年養起來的海蚌,如今已經在水塘里繁殖了幾批,總數已是數不出來了。
中間遇到颱風,死了一些小蚌,但總的來說,海蚌的數量還是極多,一組一組的,幾乎填滿了整整二百畝池塘。
林曉寒去了養珠場,便見到疍哥兒正在塘里檢查海蚌的健康。
一見到林曉寒,疍哥兒便立刻十分興奮的上前,將手中的海蚌打開,對林曉寒道:「林哥兒你終於來了,上次你命人送來了一批綠豆大的琉璃珠,都已經按照要求植入海蚌之中了。」
林曉寒一看,疍哥兒打開的那個海蚌肉里,果然含著一粒滾圓的珍珠,那珍珠已經有黃豆大小,拿去漁州市面上便能賣一兩銀子,在京中更是能賣上十多兩。
一般天然的海珠,從一粒沙子長到黃豆大小怎麼也需要三五年。
但林曉寒用的核心是琉璃珠,不僅滾圓,而且顆粒本來就大。植入海蚌以後,再覆蓋上珍珠層,生出的珠子就又大又圓,幾乎每一粒都可以直接鑲嵌首飾。
在大晉這樣的時代,製作琉璃珠也是個手工活,琉璃珠也是需要成本的!
一顆綠豆大的琉璃珠,也是飾品上常用的裝飾,林曉寒買入就需要五十文錢。
除了林曉寒以外,沒有人會買下那麼多的琉璃珠用作海珠的植入核。然而林曉寒膽子大,又捨得投入。
他買了一千兩銀子的琉璃珠,專門用來植入海蚌之中。因此才能得到如今這麼多又大又圓的海珠!
林曉寒十分滿意的看了看手中的海珠,卻並不急著取它,而是點點頭,將那海蚌還給疍哥兒後道:「還不錯,把這些海蚌擇選一下,分成幾類。今年先把品相稍差些的珠子取了,剩下的再養兩年,把品相最好的挑出來,進貢到宮裡去。」
四百畝鹽鹼地有二百畝已用來挖塘養珠,還剩下二百畝地也種不了莊稼。
汪管事有些可惜的問:「林哥兒,這二百畝地荒著也是浪費了。要不要也挖成池塘,便是不養海蚌,養些海魚海蝦也是好的!」
林曉寒聞言笑了,對汪管事說道:「這二百畝地,我早有計劃,不必擔心。」
「你去請幾個會做工的師傅過來,再去買些窯磚、木料等建材。我要在旁邊修個工廠和宿舍。」
養豬場的第一批珠子開出來了,這批珠子大約有五千來個。個個黃豆大小,光可鑑人,圓潤飽滿,幾乎找不到一點瑕疵。
漁州的海珠多為乳白、金色、藍黑與灰綠色。其中金色最為值錢,其次是乳白色,再次才是藍黑與灰綠色。
林曉寒讓府里的下人把剝出來的珠子按顏色、大小分類,裝了好些筐子。
但這麼多的海珠,卻並不急著賣出去,而是存放在養珠場旁邊的倉庫里,又派了兩個人日夜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