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妙音真君來玄天宗切磋丹道,我與對方敘舊,聽聞不少我的流言蜚語。」
宋元喜脊背挺直,臉皮繃得緊緊的,「師父都說是流言蜚語,那就是傳聞,傳聞如何能信!」
「妙音從不說謊,此中多數流言,皆是出自你口。」
繁簡真君看向對方,似笑非笑,「元喜啊,我收你為徒,一直悉心教導,然你卻進步緩慢。我本以為是自己教導無方,如今才終於明白,你的勤奮刻苦都用在什麼地方。」
「師父……」
「宋元喜!《謝松百事小記》,你好得很吶~」
繁簡真君對凡俗一世並不過分關注,不過一段平行時空的記憶罷了。
然妙善真君和妙音真君口中源源不斷提及自己的那些瑣碎八卦,且就稱為八卦吧,竟然都是出自自己徒弟之口。
這小子,在凡俗從那兩人口中套話,為了交易平等,乾脆將他在滄瀾界的日常一併贈予了。
關鍵是,妙音和妙善竟然信以為真,特意發傳音符詢問此事……
宋元喜終於記起自己在皇宮裡幹的事兒,他好像,似乎,可能,說得太多了?
「師父,我半句沒提你修煉相關。」他一般只說無關緊要的瑣碎。
繁簡真君:「……」我寧願你談修煉!
宋元喜終是為自己的嘴碎付出了代價,繁簡真君將人扣在自己洞府內,給了一本厚厚的空白手札,讓其當真寫一本《百事小記》。
「我這一覺沉睡幾百年,早年的事情倒是忘得乾淨,我知你記憶不錯,將你先前所說,有關我的《百事小記》默寫出來,予我緬懷歲月。」這是繁簡真君的原話。
宋元喜自知理虧,兢兢業業默寫,《百事小記》這名字不好聽,他直接改成《師父那些事兒》,如此通俗易懂。
這一寫,便是大半個月,宋元喜越寫越上頭,最後奮筆疾書,洋洋灑灑寫完六本。
寫的內容太多太雜,需要進行整理分類,宋元喜在歸納整理中,似乎又重溫了一遍自己的十歲至一百歲。
本以為年少相關的記憶早已模糊,卻不想它們停在自己記憶深處,歷久彌新。
尤其是師父的形象,在書寫中變得更加立體形象,有些被忽略的小事情,如今再仔細回想,才知背後深意,以及師父的用心良苦。
繁簡真君與無極道君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論道,時間不長,也就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