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六嬸笑了:「好好,做完小順兒的兩套衣裳,嬸子就不做了,專門給我們小寶做帕子荷包。想要什麼顏色兒的帕子、什麼樣式的荷包同嬸子說,嬸子指定做的讓小寶合心合意。」
「白色的素帕子,玄色荷包,多做幾個,侄兒換著使。」
「好好,回頭嬸子就做。」
「不用著急,先可著二哥衣裳,侄兒明兒出門,估摸下月才回來呢。」
「那不能只做夏布帕子,秋里的也得預備起來。」
「嗯,六嬸看著做。您侄媳婦進門前,這活計兒就都賴您身上了。」
霍六嬸笑的見牙不見眼:「除了帕子、荷包,六嬸再尋塊好皮子,縫個背囊,裝你那寶貝疙瘩。」
「嗯嗯,那侄兒等著。」
要是外人見了霍寶這乖巧模樣,怕是眼珠子都要掉下來。
可在南山村人眼中,這才是霍寶的本來樣子,是個會體貼人的好孩子。
霍寶心中,比較敬佩這位堂嬸的人品,樂意親近一二,讓她心安。
一輩子無生育,視侄兒如親生這是前情就不提;就說天災人禍後,這嬸子表現的品格也值得人敬重。
不因為是女眷就理所當然的吃白食,該出力就出力,這是其一;其二就是有慈心,待幾個孩子細心周到不說,就是待霍寶叔侄幾個,也盡到了長輩之心,難得是並沒有因霍五父子有錢就單獨對霍寶如何,也沒有因虎豹兄弟無依無靠就略過不理會。
霍寶不用問,就曉得石頭、虎豹兄弟幾個都有霍六嬸縫的衣裳。
行事又有分寸,霍順回來就給霍順補上衣裳,霍大伯、霍五兩個是大伯哥,就自己避諱了。
霍寶還要去貨倉,陪著霍六嬸說了一會兒話就要告辭出來。
霍六嬸道:「不能就這麼走了,回頭妞妞該絮叨了,那孩子可想你呢。」
不用霍六嬸說,霍寶也要去看妞妞的。
娘倆就來到西廂外。
妞妞與薛金兩個在西廂與女先生讀書,是薛彪給女兒聘的先生,妞妞是沾光了。
霍寶在西廂窗外站了站,裡面正教著《三字經》。
只是兩個小學生不太爭氣,一個打著瞌睡,一個手指頭藏在桌子下玩花繩。
那女先生布衣荊釵,渾身不見艷色,應是孀居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