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五帶了五車絲綢、兩車金銀銅錫器物,是給徒三後找補的聘禮。
鄧健是盟友,就算比不得霍五這親姐夫,可預備的賀禮也不好差的太遠。
畢竟同濱江縣相比,曲陽縣是大縣。
還有隨行人馬這裡,霍五帶了一千,鄧健所帶人數不會少於這個數。
從鎮江折返的路上,霍寶對於這次婚禮赴宴就有了一個念頭。
「震懾」,或是說「亮劍」。
按照霍寶所知曉的歷史,那位柳元帥因力量不足被排擠出亳州,南下滁州。
憑什麼?
如今滁州被霍寶當成自家碗裡的肉,自然不容人分享。
按照霍寶的想法,北上亳州,濱江兵一千、曲陽兵兩千、滁州兵三到四千,這六、七千人馬亮出去,名義上都是柳元帥麾下,在亳州壯大柳元帥聲勢。
亳州想要排擠柳元帥的各方勢力,也要掂量掂量。
也讓柳元帥自己心中有數。
他麾下實際人馬才八千,只憑藉著岳父與女婿關係,就真的敢放心離開起家的亳州,來到已經被外人占了四分之三的滁州?
上輩子所知歷史,郭元帥敗走滁州,朱八八將手上兩萬多人馬都交出去,自己退守曲陽。
有這個前情在,霍寶如何能不未雨綢繆?
只是兩個世界到底有區別,區別在於徒三多了盟友、有了得利的親戚,不再是勢單力薄,如今除了教首名分之外,勢力已經不亞於柳元帥。
就算徒三真的性情厚道,想要讓滁州也讓不起,手下也不會讓他讓的。
曲陽縣有鄧健在,不再是徒三可以退守的後路。
濱江縣是後路,可一個江邊小縣,那是無路可走的後路,不是盛時的後路。
三十里的路程,快馬一個多時辰就到了。
縣城門口還有縣兵把守,可已經取消了進城稅。
道路上行人,也比之前多了。
隨著生活安定,曲陽縣恢復生機。
霍寶直接去縣兵大營尋鄧健。
鄧健見了霍寶很歡喜,更歡喜的是打理庶務的李千戶。
「小寶爺,這運回的糧食可是解大難題了!」
不僅是保證縣兵後勤,還對曲陽士紳展現了縣尉大人的實力。
讓曲陽士紳曉得,之前強制征糧,並不是常例,只是非常之法。
就是被「強征」的那些人家,過後也有安撫,或是免稅、或是直接留下了蓋了縣令公章的欠條。
縣兵糧食保障了,曲陽的糧食就放開了官管,街面上的糧店陸續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