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滁州軍主力開拔,插手軍營事務,這是自己找死,無人憐憫。
何文書這裡……很多人猜到緣故,不無同情……
何文書與宋二爺都是舉人,前者早白衫軍進城後就投誠,接手政務,有不少安民之舉……堪為能吏,只可惜押錯人……
隨著這兩人處置,州府關於先前那些人家的下落也有了消息。
張家、尤家兩家,竟然闔家沒事,被「禮送」到亳州。
張家送柳元帥處,尤家送馮元帥處。
消息靈通的人家,誰不曉得那兩位正是兩家的靠山!
想想帶了六千精兵投了滁州的馮和尚,沒有人會質疑這個消息的真偽。
要是霍五爺真的殺了尤家人,那馮和尚怎麼會毫無嫌隙來投奔?
又有吳家的消息。
吳家家眷,具罰沒為苦役營,遷往濱江執役十年,這次的趙家家眷同樣處置。
還有前幾日違反徵兆令的隋老爺,闔家罰入苦役營,執役三年。
至於舉家搬遷那三家,反而沒有什麼消息傳出來。
不過張家、尤家這樣的間人,霍五爺都沒殺。
吳家家眷,也都留著,就更不會費心再那三家人身上。
說不得也往亳州去了。
親眼目睹過霍寶直接捶殺吳老爺的各家主,心中都疑惑。
難道只是誤會?
實在是這霍家父子初登場給人印象太深刻。
霍五爺「非友既敵」!
霍寶「辱父即殺」!
使得大家從骨子裡生畏,遇事就想著是這父子兩人下殺手。
可仔細想想上,父子兩人真正殺的,只有吳家父子三人。
且是師出有名,殺的是可殺之人。
「五爺仁義啊!小寶爺肖父!」
鮑二爺親歷此次風波前後,結果廢了兩個文書,一個傳教護法,一個童兵頭目,他們父子卻完好無損,怎麼不叫他感恩戴德?
來尋他打探消息的多,就聽他吹了一通霍家父子。
「五爺若真是弒殺之人,怎麼會送徒三爺平平安安離開滁州?難道你還不曉得,那徒三爺從亳州南下才帶了二十四人……是五爺見小舅子艱難,從中牽線,讓黑蟒山幾個寨主帶了幾千人馬投了徒三爺……徒三爺下來,是奉柳元帥之命『收復』曲陽,又是五爺從中牽線,讓表弟鄧爺改弦易轍,換上白衫軍旗號,成了徒三爺盟友……就是金陵巨賈薛爺,也是五爺的把兄弟,看在五爺面上,出銀子支持徒三爺……哎!這姐夫小舅子好好的,五爺帶十幾車的賀禮,打算隨著徒三爺北上亳州參加婚禮……不想徒三爺身邊的江平小人心窄,嫉妒五爺人緣好不服,想要拿小寶爺開刀給霍爺給教訓……五爺只有這個獨兒,如何能忍?想要處置江平,徒三爺又攔著。沒有法子,只好翻臉!卻是沒傷徒三爺身邊一人,見江平都毫髮無傷,藉口不舍水將軍,送了徒三爺八千兵卒……這回五爺命小寶爺、水將軍他們北上援亳州,也是聽了亳州被圍的消息……五爺仁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