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五猶豫一下,道:「過幾日開城門,和州消息會傳出去,會不會與老大人有礙?」
老知州率眾出降,按照朝廷規矩,不僅是「失土」,還是「從逆」。
若是有人追究起來,怕是不好過關。
老知州聞言一愣,隨即明白過來霍五的擔憂,神色略暖:「泉州路遠,族人早已多年無往來……」
所以不知他履歷,自然也就安心。
霍五鄭重躬身道:「老大人慈心,見不得戰火……霍某代滁州軍與和州百姓謝老大人高義!」
老知州掩面避開,哽咽道:「只一怕死老殺才,無顏領謝……還望霍帥待和州同滁州……方不枉和州士庶殷殷期盼之心,方是和州這十萬生民福祉……」
「老大人放心,和州一切如滁州例!」
和州幾位主事官員的脾氣秉性,霍五等早已打聽清楚。
出了兩個意外,一是出身豪門性子高傲的都尉抗敵殉死,二是愛惜名聲、為人耿介的知州請降。
老知州步履闌珊離去。
羅千戶上前,啞聲道:「大仇尚未得報,還望霍帥亦允在下離開。」
今日白天,羅千戶除了將四千和州兵與鄧健做了交接,剩下就是帶幾個心腹抄了凌家。
一應繳獲,上到房屋地契,下到金銀財寶,羅千戶分文未取,統統送與滁州軍。
霍五聽人稟告此事,就知曉羅千戶心生離意,此刻倒也不意外,只道:「你這是往京城去?」
凌氏父母已經先後過世,兄弟侄兒都在京城,和州老家這邊只有庶房與管事。
羅千戶點頭道:「在下已生三子,他們留在和州,血脈傳承有望……在下此去,餘生只盼能報仇雪恨!」
霍五覺得沉甸甸。
這人可恨又可憐。
背叛有恩情的上官為「不義」,可和州都尉本人知曉緣故都沒有責怪他。
這世道,孝道大過天。
羅家遭遇又太慘烈。
就連霍五,也不由心腸軟了幾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還望你此去,多愛惜幾身,勿要讓妻兒苦等……」
「謝霍帥成全!」
羅千戶躬身道謝,卻沒有接那句「妻兒苦等」的話,顯然已經抱了必死之念。
霍五倒不好說什麼,目送羅千戶離開。
鄧健在和州大營。
杜老八去街上找好吃的。
馮和尚回住處做晚課。
霍五身邊只有林師爺、唐光。
林師爺道:「兩人離去,恐和州士庶不安。」
唐光點頭附和道:「是啊,之前出降是這兩人牽頭,明兒他們就走,怕有人誤會咱們不容人。反正往南去,越走越暖和,也不怕冬日裡趕路,要不與老知州商量商量,讓他延半月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