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和尚叫人連夜報捷,自己帶了兵卒在舒城支援杜老八部了。
霍五立時叫人再次傳信,叫馮和尚與杜老八拿下舒城後,一起回滁州。
水進論起來與唐光亦是相熟,雖軍務在身不能回滁州,卻也準備了奠儀,交給仇威,嘆氣道:「憾不能送唐爺一程,等周年我在親祭唐爺……」
侯曉明、霍豹、李遠、朱強、梁壯、鄔遠等人,各有差事,不能回滁州,也都備了奠儀,送到城門口。
他們都曉得,仇威以後不一樣了。
唐光的五千人馬,如今掛在童兵名下,日後卻要獨立成軍。
仇威不再是普通曲長與斥候隊長,在霍寶手下,不說比肩霍豹、侯曉明的地位,也差不了多少了。
羨慕歸羨慕,卻也嫉妒不來,這是唐光遺澤,也是那五千人馬的分量。
侯曉明、霍豹兩個,如今開始獨立領軍,心中很是淡定。
李遠已經有了自己的定位,與眾位將領不同。
剩下幾個頭目心中明白,卻不免緊張起來。
不管什麼原因,前有一個李遠,如今又有仇威,都是後來居上。
他們再不緊跟著點兒,就要被落下。
尤其是朱堅與梁壯兩人,心情最是複雜。
前者的童軍中的地位被李遠取代,後者淪為中庸。
霍寶身邊留了五百童兵做親兵,點的隊長是朱剛,這也讓梁壯心中很酸澀。
昨日霍寶抽親兵,隊長候選是鄔遠、朱剛、梁壯三人。
結果霍寶直接點了朱剛,讓梁壯給霍豹做副手,鄔遠留給了侯曉明。
梁壯不曉得,這般分配,霍寶已經是體恤他。
否則按照戰力,應該是鄔遠留給霍豹,彌補霍豹的不善戰;略顯平庸的梁壯去給善戰的侯曉明打個下手。
只是霍寶想著梁壯與侯曉明,是同一批伍長、同一批什長、同一批隊長,同樣的老資歷,這樣分配過去,怕他心中有疙瘩。
霍豹因是霍寶侄兒的緣故,從童軍成軍就與其他人不同,沒有人會傻得與他比資歷。
霍寶要關心的事情很多,能照顧這些童軍老人的也只有這些,剩下就要靠他們自己努力。
每個人能力不同,註定到達的高度也不同,也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至於為什麼沒有留下身手最好的鄔遠最親兵隊長,那是因為鄔遠是戰將,留著做親兵隊長未免大材小用。
童軍眾頭目中,只有鄔遠與石三有攻伐之心。
這兩人好好培養起來,都是能自領一軍的人物。
朱剛資質尋常,卻是勤勉,一柄重刀,已經耍的有模有樣,又勝在忠心,是霍寶能信任之人。
侯曉明與霍豹那邊,霍寶沒有什麼不放心。
對著李遠,他卻是多囑咐幾句:「這回你帶了那三百參謀生跟大聖去和州,也是按照滁州的例,從和州城裡士紳子弟徵調人手……參謀生是什麼,一時解釋不清楚,就以我親衛隨從的名義……回頭看看滁州子弟能留的就留、不能留的就清退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