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軍剛壞了壽天萬的好事,避之不及。
離台州又遠,貼不上邊,最好用的名頭就是亳州小教主那邊。
畢竟滁州軍之前打著亳州柳元帥麾下的旗號。
壽天萬在兩湖打著彌勒教的旗號行事,滁州軍要是得了亳州小教主的「封號」,倒是比壽天萬的「大慶軍」更名正言順。
林師爺見霍五不說話,又道:「早討下早好,等徒三爺拿下楚州,多半會先收復亳州……」
要不然直接打揚州的話,實力本就差距大,後方不穩,叫人無法安心。
小教主是個傀儡,這個傀儡在誰的手裡,作用又不同。
林師爺與徒三打過交道,曉得他固然有優柔寡斷的時候,卻也是一時豪傑。
林師爺從不曾小瞧徒三。
反而是帶著小教主,先投奔徐州,後奔亳州的那位左護法,林師爺沒有打過照面,卻也沒有放在眼中。
徐州距離遠,消息不通,之前是什麼情形大家也不知。
只說亳州事。
就算孫元帥野心勃勃,使手段吞併另外兩位元帥勢力,卻也拿名聲在外、得亳州士庶愛戴的柳元帥沒辦法。
至於馮和尚那裡,都是精兵,又有靠山,也不是他能動的。
亳州格局,從五帥並列,到三足鼎立,該是最安穩的時候。
左護法帶了小教主被孫元帥迎到亳州,卻是打破這個局面。
左護法不能對三位元帥一視同仁,明明是被孫元帥迎來,卻是與柳元帥交好,不過是打著「聯柳抑孫」的主意。
孫元帥狗急跳牆,要逼著中立的馮和尚結盟。
結果是馮和尚帶了全部人馬出奔,孫、柳兩方勢力徹底翻臉。
亳州內訌一回,又經了朝廷平叛兵掃蕩,早已元氣大傷。
以孫元帥的狂傲,獨占了亳州,又哪裡有那位左護法的好去?
這就是格局了。
只盯著眼前那一畝三分地,計較一時得失,註定走不長遠。
同那個提前布局數月謀劃千里之外的巢湖水師的右護法比起來,這位如今自領了丞相的左護法實在不夠瞧。
霍五明白林師爺話中之意。
想要扯小教主這個大旗,越早越好。
等到徒三回頭北上,「收復」亳州,大家行事就要束手束腳。
「趕早不敢晚,明兒就讓李遙與宋二走一趟……」
李遙就是李千戶,為人圓滑機敏。
至於宋二爺也過去,是因為宋家與孫元帥有舊,防著那個孫元帥發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