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和尚這裡,卻是徒三的熟人。
馮和尚之前是元帥,如今只是滁州一個將軍,這稱呼起來到底尷尬,徒三就直接道:「馮兄!」
馮和尚做了稽首禮:「徒三爺!」
兩人都曾是佛門弟子。
徒三心中,很是羨慕馮和尚。
亳州幾萬白衫軍,只有馮和尚手下才是精兵,比孫元帥握在手中的亳州官兵還強些,更不要說柳元帥、徒三麾下這些農兵。
馮和尚當初出走,亳州各方勢力都以為他拉著隊伍回揚州,沒想到竟是來了滁州。
馮和尚心中,對徒三卻有些看不上眼。
行事束手束腳,不夠乾脆。
要是徒三在亳州痛快的整合柳元帥麾下隊伍,就算人數上不占優勢,也有與孫元帥對峙的資本,何至於被驅逐出亳州?
就是滁州這邊舊事,馮和尚也有所聽聞。
也都是性格所致,為人不夠果決。
巢湖水師上下,則對徒三極為客氣了。
倒不是因徒三自己的緣故,而是因他是霍五的小舅子。
他們聽聞過徒三曾與滁州軍生嫌隙,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要是當初真的翻臉,還能如此熱絡?
沒看霍五爺招呼小舅子,用的都是「回來了」,而不是「來了」。
當初之事,或許只是障眼法。
他們只當霍五另有布局。
之前以為滁州軍的勢力是三州之地。
可聽著鄧健與徒三話中之意,這是楚州、亳州也在囊中。
別說那是亳州軍的地盤,亳州軍說了算的是徒三,那與霍五是一家人,這姐夫、小舅子還分什麼彼此?
如今這亂世之中,靠山越強越好。
只是於老都統心中犯嘀咕,覺得自己輕率了。
這次來滁州,除了子、婿,還應該帶一人。
……
等回到客房,於老都統就招呼子、婿過來。
「你們發現沒有?滁州軍之所以上下一心,除了老一輩多是兄弟之交,就是小一輩安排也不一般。」
於大海性子粗獷:「爹發現啥了?小一輩,小寶爺他們?不就是孩子兵麼?」
安勇為人心細,想了想,道:「岳父說的是換養?」
「啥?換養?幾位將軍歲數不小了,還有娃娃?」
於都統白了兒子一眼:「跟你姐夫學學,凡事用用腦子。」
於大海不以為然:「有爹與姐夫在呢,我留著力氣作甚不好,動那腦子作甚?」
於都統看著兒子,不知該糾結還是該安心。
倒是不愁自己去了,這子、婿會相爭了,因為兒子沒那個腦子,也沒那個能力。
如此……也還好,不用擔心日後水師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