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當初鄧健在兩萬三千曲陽兵中,按照年紀,截留了一千人,充入霍寶的童兵營。
多是十五、六的半大少年,那一千曲陽兵與九十多黑蟒兵,成了童兵最初的根基。
這次三府大徵兵,從十六歲到四十五歲。
十幾萬下來,按照年歲截留萬八千人入童兵營,也無人會挑剔。
仇威還沒有那個野心,想要與幾位戰將的兵卒數目比肩,只是想著童兵這裡戰兵三部加起來總人數不要差別的將軍的太多,否則日後打仗也只能是偏兵,做不了征伐的主力。
侯曉明眼神爍爍,也是心動,卻是沒有開口。
他習慣了以霍寶的意志為意志。
霍寶沒有應答道:「現下兵卒的分配亂糟糟,這批兵卒,並不直接分配各部,要統一操練,戰時調配!」
仇威不由一愣。
侯曉明若有所思。
宋謙之不由擔心道:「寶爺,如此一來,會不會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霍寶道:「不會!統一戰力,到底利大於弊,要不然我爹也不會提及此事。」
這回怔住的是宋謙之。
這種統一兵權似提防手下大將的做法,不是當推到旁人身上?
說是馬寨主或是林師爺等提議,這樣即便領兵大將心有不滿,埋怨的也是旁人。
太尉怎麼直接自己認了?
這未免也太不圓滑了,與幾位大將之間要是因此生了嫌隙怎麼辦?
霍寶又看著仇威道:「不要擔心使喚的兵卒少,只要有能力,日後征伐的時候少不了兵馬!」
仇威後知後覺明白過來。
滁州軍的兵卒要開始劃分了。
沒有明確說明,可眼下諸將手下人馬不動,應該就是大家的嫡系人馬,可這個數目也限定了。
這樣……是未雨綢繆嗎?
要是擱霍五說,未雨綢繆個屁?
誰也不是傻子,遮遮掩掩的反而讓人不舒服。
就這麼幾個人,有什麼不能實話實說的。
等到霍寶從金陵大營回來,就被人叫到了茶室。
茶室中,除了霍五,馬寨主、林先生、杜老八、馮和尚、水進、馬駒子都在。
滁州軍的頭目,除了回揚州鎮守的鄧健之外,其他人都在此處。
霍寶來了,就在水進下首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