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日裡教導霍寶,自是霍寶在書本上的水平在哪裡。
霍寶功課不顯,可這眼界與格局,十分博大,非尋常人可比。
就是他活了一甲子,見的多了,也時有不及。
人主之資,這就是人主之資。
霍寶被贊的麵皮滾燙,訕笑道:「不過是胡亂琢磨,紙上談兵,不敢當先生的夸……倒是先生那裡,是不是也可抽一個參軍班出來?如此,戰將、謀略、後勤三方並進,滁州軍才會越發越穩固,越來越強大!」
在童兵營試驗的參謀班失敗了。
是人選上的失敗,不是策略上的失敗。
第一批參謀生中的一百兵卒生,就訓導的十分好。
帶著對滁州軍的忠心,對霍寶這個頭領的狂熱崇拜,分派下去。
只是因人手有限,只到了屯這一級滿編,百戶級別也有些,卻不齊全。
有童兵的前車之鑑,就不用從士紳子弟中徵召參謀生,還是從戰兵中遴選為好。
林師爺自然不會反對。
這個參謀生的作用,他早心知肚明。
霍家父子有意讓他主導此事,而不是提拔其他人接手此事,是對他最大的信任。
只是如此一來,關於文官吏治方面的事情,他就不好再握在手中,否則文武都參合,權利就太大。
換了旁人,可能會猶豫。
可林師爺看得明白,知曉滁州軍的根本不是地方吏治,而是在軍隊。
霍家父子給這個加重分量的機會,他自不會錯過。
一場小會,開局略沉重,後頭就鬆懈下來。
霍五、馬寨主、林師爺幾個就說起軍校的細節來。
馮和尚沒有開口,卻也聽得頗有興致。
杜老八卻起身,湊到對霍寶跟前道:「小寶,這次你這邊是不是也抽人出來?」
霍寶點點頭:「是,按軍功看,超編的人手少不得要調派到新兵那邊!」
例如按照編制,是十五個千戶,可因為軍功出來二十個千戶,那就調五個出來往新兵營。
其他幾部的人手調派,也多是如此。
杜老八「嘿嘿」兩聲道:「那能不能幫八叔一把,收幾個人過去……」
「是那幾家子弟?」
霍寶問道。
杜老八在黑蟒山時,手下有三個把頭,在十月初全軍稽查時只有霍寶打過交道的江浦縣尉得以保全,剩下兩人都被擼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