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霍五提出的。
在霍寶眼中,這軍校是給霍五籌備的,打破滁州軍舊日壁壘,想讓老爹將滁州軍精英都握在手中。
可在霍五眼中,這軍校是給兒子預備的。
讓兒子這個「少主」名副其實,得到眾人的臣服,是唯一目的。
一刻鐘的功夫不長。
大家這邊才在霍寶跟前露面,時間就差不多了。
林師爺走了進來。
參謀生中,不乏七地吏員,也有不少舉人、秀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是在傳聞「土匪寨子軍師」出身的林師爺面前,沒有人能自得。
就是霍林,也帶了拘謹。
他心中明白,這位林師爺真正身份,絕對不是土匪軍師那麼簡單。
林師爺身上的氣度,是智者的氣度。
宋老大人那位致仕小九卿也無法撼動林師爺的地位,就足矣說明林師爺的不俗。
大家都安靜下來。
東二室三間廂房,五十多平,二十五個座位,很是寬敞。
林師爺的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看過:「參謀,幕僚之長,掌參與謀劃!以後滁州軍自軍到曲,皆設參謀為輔官……」
按照霍寶最初的計劃,是打算參謀到屯,後來發現太困難。
一是軍隊中的讀書人少,二是外頭的讀書人即便培訓後,也不適合全放入軍中,否則「紙上談兵」只會讓人厭煩,反而降低戰鬥力。
一曲五百人,參謀到曲,是初步打算。
如今滁州軍新老兵卒三十三萬人,全部裝備參謀也要三百來人。
經過最初童兵那邊的試驗,參謀課程該講什麼,不該講什麼,林師爺也心中有數。
不干涉戰爭指揮權。
這是參謀生需要記得第一點。
協助主將引導將士忠貞,是參謀生需要記住的第二點。
戰時參謀輔佐,戰後「教授大義」。
滁州軍的大義,是奉天行令,緊跟著太尉大人,護家護國,拯救黎民百姓。
林師爺的語調平和,大家卻聽得十分激昂。
有熟悉官場的,已經明白過來,所謂「參謀」不單單是幕僚之首,還有些「建軍」的意思。
太尉大人整合隊伍,要將軍權抓在自己手中了。
有人心存忐忑,目光長遠的卻是看出這背後用意。
滁州軍,要有一場大戰,不再是之前那種一州一縣的奪城。
霍林利益攸關,則是想的更多了。
集權,下一步是什麼?
林師爺望向霍寶:「霍寶上前!」
霍寶應聲而起,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