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滁州軍進金陵,重新安排滁州、和州、廬州、太平、金陵五地駐守的文武官員,含山縣尉就直接升了和州都尉。
這其中,並不是多少功勞的緣故,也是為了安撫唐光部舊人。
仇威一愣,卻是多了幾分安心。
「等這次『東征』回來,若是你能勝任一部主將,就再往金陵大營挑五千人。」霍寶道。
仇威有些懵懂:「寶爺……」
「青蛇部定編一萬人!」霍寶道。
童兵眾人望向仇威都帶了羨慕。
萬人將!
不要說拿青蛇軍與鄧健、馬寨主、杜老八這些元勛比。
唐光畢竟死了,仇威的資歷與能力在這裡,要是真的給青蛇軍補到三、四萬人,那就成兒戲了。
唐光對滁州軍是有功勞,大家不會忘記。
論功行賞,就是最大的公平。
要是只因人死的緣故就優容過盛,那對其他人就是不公平。
滁州軍眼下是七府之地,唐光參與了打滁州州府、打和州、打廬州兩地戰事。
真要算下來,是滁州州府之戰、含山縣之戰與巢湖北關大戰三場戰事。
讓仇威接手青蛇軍,給青蛇軍萬人定編,是綜合了唐光之前功績敲定的。
如今滁州軍不差人,可幾千兵卒也不是小數目。
這給青蛇軍的前提是仇威擔當起來,要是擔當不起來,那剩下五千人就只能空缺。
李遠機敏,立時想到出缺的右翼主將,望向鄔遠。
宋謙之也忘了過去。
他如今沉澱下來,已經找到自己的位置。
自己沒有親自帶兵打仗的能力,卻可以總理後勤、參贊軍機。
前提是選一個主將輔佐。
最好的人選莫過於霍寶。
只是霍寶身邊老人太多,有掛著總參謀的李遠、掛著總後勤的朱強,都不是他能取而代之之人。
至於侯曉明與石三……
牽著資歷最老,早有自己使喚順手的手下;後者因擔任童兵總教頭的緣故,人緣最好,也不愁人使喚。
鄔遠應該會接任童兵右翼主將……
可是鄔遠是前朝將門子弟,家裡有著兵法傳承的,是個並不怎麼需要參謀的主將。
況且他在童兵諸將中資歷最淺,還不是什麼時候能獨立攻伐。
青蛇軍就算獨立成軍,一萬人也成不了主力部隊,應該會是童兵偏軍的所在。
宋謙之心中有了決斷,對霍寶道:「寶爺,屬下之前在軍校讀了參謀班,如今也想要試試參贊軍務……可不可以去仇將軍那邊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