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滁州軍眼下的二十多萬人馬,就是三、四十萬的兵力。
大家底氣十足。
「霍順與宋大人參贊軍務有功,需要論功行賞!」
霍五對馬寨主道。
馬寨主點頭道:「應該的,尤其是霍順,奔波數千里,終於功成,當連升三級為千戶!」
滁州軍講究「有功必賞」、「有賞必公」,去年侯曉明、李遠兩人去常州鐵礦探明消息,後追到杭州,為滁州軍開通了軍械買賣,都是連升三級。
霍順去年六月出發,是在滁州之變後,滁州總兵力兩萬餘人。
霍順是監察隊副手,掛著百戶的職,連升三級,就是跨過曲長與代千戶,直接是千戶。
如今滁州軍二十多萬兵馬,千戶兩千多人,千戶實不算什麼分量。
可是監察隊那邊,如今改為監察司,總編制才一千人。
老和尚這個司長,也不過是五千人副將待遇,手下設左右副手是千戶職,如今左右副手都出缺,其中一個就是給霍順預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家心中有數,因此聽馬寨主說是「千戶」也沒有輕視,反而都恭喜霍順。
林清文作為遼東親歷者,也在座。
霍五想了想,對林師爺道:「林賢弟遠歸辛苦,先休整幾日,過後如何安置,還看先生意思。」
林師爺道:「他之前在翰林院,也不知這些年荒廢了沒有?要是沒有荒廢,讓他先在太尉府掛個文書……」
眾人聽聞,都有些意外。
林清文科舉征途出身,又是三鼎甲出身,比許多降臣資歷都深。
放出去做個一州執政,或是先給宋林為副手,都是好出路。
可是林師爺提了翰林院,安排林清文做文書,這是無意讓他掌實權的意思。
霍五心中嘆氣,道:「不著急,等休整兩日,看看清文賢弟意思,咱們如今可是處處缺人……」
這句話就不實了。
滁州軍並不缺人,缺的是高層。
林清文學問夠了,也做過官,又背靠林家,很不必從底層熬起。
可是林師爺顧忌也多,林清文早年再出色,如今在遼東流放十數年,行事不算周全,要是冒然高位,除了紕漏就不好了。
就像在碼頭上,剛見老父,就先表明扶正春櫻之事,就有些不合時宜些。
不是說讓他不念情義,慢待共患難的妻子,而是沒有這樣這樣擺在頭裡。
如此一來,讓林瑾這個初次見親爹的元嫡之子如何自處?
還有當時還有霍家眾人在,不是林家的親朋好友,其中霍五是滁州軍之主,與林家有主從之分。
林清文就算不認主,也當先謝霍五派人北上接人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