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去年徒三從東山寺出來,就叫人去大嫂娘家所在的村里打探,可消息是闔家為避旱災與時疫逃荒去了。
去年說是得了消息,鐵蛋隨著舅家在淮安。
徒三派了人去淮安接人,還專門給金陵去了消息,告訴霍五父子這個好消息。
沒想到隨後就趕上朝廷平叛軍要南下,淮安不少百姓為避兵禍離開。
叔侄倆再次錯過。
直到徒三得了徐州,名號也傳了出去,徒大嫂的弟弟打聽清楚,才帶了姐姐、外甥來徐州來投奔。
一家人拖家帶口過來時,與逃荒的難民無異,很是狼狽。
幸好徒三早記得這個侄兒,手下也知曉有徒鐵蛋這個人,放人進了知府衙門。
如今骨肉團圓。
對於亳州軍來說,意義又不同。
徒鐵蛋今年十七,已經成丁,又是徒三的親侄兒。
這樣的繼承人,說起來比才落地的奶娃娃更讓人心安。
不說別人,就說彌勒教教主,弄出天大的動靜,可是一朝身死,獨子年幼,之前勢力立時分崩離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就是徒三這裡,也是真心歡喜。
徒鐵蛋人如其名,身形高大,長得結實,再到校場一比試,一人能摔倒好幾個。
越是走到這一步,越是知曉親族的重要。
就是長嫂,徒三也充滿感激。
八年前長嫂才二十多歲,想要再走一家也容易,卻是沒有走道,而是依附娘家,紡線織布拉扯到兒子。
還有鐵蛋的舅舅,肯照拂守寡的妹妹,撫養外甥,論起來也是徒家的恩人。
只看徒鐵蛋能長得這麼結實,就是沒有被虧待的。
一時之間,徒三對方大舅一家極為禮遇。
方大舅早年跑過商,待人接物十分圓滑,到了徐州沒多久,就被委以重任,在亳州中後勤做個小頭目。
徒大嫂方氏則被迎進知府衙門。
知府衙門,本就有柳元帥留下的遺孀,韓太夫人與韓太姨娘,都是柳氏的長輩。
如今多了方氏這個妯娌,柳氏也是客客氣氣的。
柳氏賢惠,並不攔著丈夫納寵,如今後院側室偏房也好幾個了。
有柳氏的親表妹韓氏,還有柳氏的嫡妹小柳氏,還有衛海、衛江的胞妹衛氏,還有江平的堂妹江氏……之前在滁州就服侍徒三的女婢王氏,如今也是開臉做妾……
其中韓氏、小柳氏身上都帶了父孝,名分上跟了徒三,還沒有同房。
柳氏知曉自己身體的毛病,宮寒難以受孕,倒是一直惦記收養子之事。
之前她看好霍寶,可隨著滁州白衫勢力擴大,也就熄了這個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