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大半年的擴張,蘄春軍也是沒有往淮南方向動爪子,更多的兵力放在南邊與西邊。
想來壽天萬也看得明白,最顧忌的勢力不是朝廷,而是同樣在崛起的滁州軍。
等到大寧朝敗了,最後爭奪天下的,只會是這兩方勢力。
「留著這三州為界極好!」
馬寨主越想越覺得這主意好。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攻城戰不好打,更不好的是戰後修復。
蘇州城就是攻城戰,用了火炮,勝利來的容易,可是一炮一炮都是銀子。
更讓人心疼的是,轟炸坍塌的城牆與城門,過後還要一磚一瓦復建。
之前打揚州時,也是攻城戰,就虧過一次。
洪州、鄂州、撫州三地做了兩方勢力的預備戰場也好,到時候將火力集中在這三州,也能少些破壞與損耗。
就算這三州府在雙方大戰下,成為齏粉,也比一州一府都受到重創要好的多。
不是自己的不心疼,大不了就將人口都遷出來。
第320章 杜老八的請求
金陵方向有了定奪,次日就傳信給馮和尚。
滁州軍下一步南下,先打湖州與睦洲,再拿下杭州與明州。
因為湖州在杭州府北面,在常州與蘇州南邊,隨意金陵這邊會派出一支兵馬過去,先打湖州,再與馮和尚部合攻杭州府。
林師爺代霍五寫了致壽天萬的信,上面蓋了霍五私章。
只是滁州軍並沒有特意派信使往武昌府去,而是直接連通著給馮和尚的信交給了鐵生。
這次馮和尚派回來的人就是鐵生。
既是滁州軍與蘄春軍在洪州城外對峙,那就在那裡解決。
滁州軍不想與蘄春軍開戰,卻也不畏懼與蘄春軍開戰。
要是金陵這邊專門派使者往武昌府去,倒顯得滁州軍過於主動。
要是蘄春軍那邊腦抽,非要當成是滁州軍的畏戰,提出什麼亂七八糟的條件,就成了笑話。
鐵生回江州去了。
金陵這邊,倒是並不急著出兵。
湖州就在常州南邊,距離金陵三百來里路,大兵出動五、六日就能到達。
馮和尚如今在江州去了,距離金陵九百里。
鐵生一路上快馬加鞭,也要三、四日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