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的是戰損。
不說各帥麾下戰損如何,只說童兵這邊的戰損,石三部最少,只有一成半。
石三前年因弄險,被霍寶處置過,直接從百戶將到白身,就長了記性。征伐時就算是弄巧,也是思量周全,很少用人命去填。
其次是鄔遠部,他是將門子弟,行軍打仗,多用正道,戰損就比石三那邊多些。不過他行事帶了名將風采,不能說愛兵如子,也是待下優容。
戰損最多的反而是侯曉明,不是他行事魯莽,冷血無情,而且每次童兵跟著征伐,霍寶再時,以霍寶為主;霍寶留守金陵,就以侯曉明為主。
侯曉明能成為童兵中第二人,不單單是資格老,也因他身先士卒,敢拼敢殺。
每次分派任務,侯曉明也將硬骨頭留給自己,其他的分派給石三、鄔遠等人。
戰場之上,刀槍無眼,連侯曉明這個主將,也屢次遇險,受了兩次傷。
如此一來,戰功顯赫,戰損亦是少不得。
要知道滁州軍的獎懲制度中,戰損多少影響巨大。
要是損耗的兵卒多了,主將獎賞就少了,虧空巨大。
偏生侯曉明不計較這些,只想著多立功勞,為霍寶長臉面。
霍寶看在眼中,亦是無奈,私下裡訓了好幾回。
這可是未來的開國國公,霍寶樂意看他在征伐中成長,卻也不願他屢次犯險。
方才宴前,霍寶帶了侯曉明到江邊,直接說道:「適逢亂世,生死無常,有豹子之憾在前……還望你愛惜己身,勿要讓我再失臂膀……若用你們用性命來換,那不是我的體面,是我的恥辱……」
侯曉明紅了眼圈:「寶爺放心,屬下再不敢以身犯陷……」
兩人都不是多話的人,說了這一句,就放下此事。
只是因提及霍豹,兩人都帶了感傷,興致都不高。
親人或余悲,他人已歡歌。
霍豹暴斃半年,算是時過境遷,記得他的除了霍氏族人,就只有童兵諸位。
仇威提及戰損忍不住流淚,其他人也是各有感觸。
這兩年,生死離別何曾見的少了。
大人們早已麻木,只有少年們依舊是滿腔熱血,還有一腔赤誠。
石三、鄔遠也提及麾下戰損,打仗死的除了小卒,還有各級小將偏將。
大半年下來,兩人麾下都有偏將損身。
朱強管著後勤,也管著死去將士撫恤這塊,提及沒了的老人也是唏噓。
倒是宋謙之,握著執法處,越發有些法家做派,心硬許多。
童兵如今兵卒數萬,大多數是金陵、鎮江幾府的新兵,還有江南諸府降兵。
想要做到令行禁止,法度自是森嚴。
還有降兵弊端,習慣了吃拿搶的,行事如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童兵下半年,只犯了禁令被斬殺罰沒苦役營的兵卒就有數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