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覺得品行有失這個說法太寬泛了,他們就回答:「太祖早已定下了大明律,據此再議也就是了,總不能使蠅營狗苟高居賢能者之上, 沒得辱沒了開國功臣的家風。」
這下哪裡還有武將顧得及說東官廳之事,大臣們議論紛紛, 都是開始爭執什麼叫「品行有失」、什麼程度的「有失」會奪爵。
朱厚照早已聽不耐煩,他也想一錘定音,便直接讓吏部、兵部會同五軍都督府考證《功臣襲底簿》並再議詳細章程來。這下眾人當真是目瞪口呆, 至多不過一個時辰, 局面竟然天翻地覆。勛臣之中, 由始至中是嫡長子傳家的倒還能泰然自若,可這畢竟是少數,祖上是旁系過繼的、兄終弟及的,就不免忐忑不安。
要知道,並不是所有開國功勳的後裔都能過上好日子,根據明代的典制,朝廷每年只會給爵位繼承人一家派發祿米,是否分配給族人,全憑爵位繼承人做主,族人不能擅自討要。這就導致,整個家族都要仰仗那一家子過日子。如此大的生活差距,再加上與爵位綁定的一系列尊榮、權力,同族之人為了自己,相信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把坐在位置上的伯爵、侯爵拉下來。世家之所以強盛,是因在血緣聯結之下的團結一致,可如今為了牟利,他們再也不是一塊鐵板,而是四分五裂。
就譬如武定侯郭聰,他現下看誰都覺不懷好意,滿心滿眼都是要把所有對他有威脅的人全部剪除。與此同時,他也深深懊悔,不該同皇上作對,萬一皇上記恨,要奪爵真的只是一句話的功夫。其他人的心理也大同小異,本來只是想多爭一口飯,誰知文官集團要把他們的碗都砸了。如若再冥頑不靈,就真的只能帶著一家老小寄人籬下了。中層勛貴就此萎了。
朱厚照龍心大悅的同時,又覺懊惱,他的困境雖得解,可文官卻也因此明顯占了上風。他第二日私下召見了謝丕、董玘與穆孔暉,試探道:「這主意,是你們誰想得?」
三人面面相覷,董玘笑道:「萬歲心中早已有數,又何必問我們?」
果真是李越!朱厚照皺眉道:「那他為何從頭到尾都不露面?」
謝丕意味深長地說:「因為他一表態,代表得卻不止他本人。」
朱厚照恍然大悟,朝野皆知,李越是他的心腹,若他一露面打得勛貴集團落花流水,他們便會把這筆帳全部記在自己身上。他就由高坐蓮台,平衡兩方的執棋人,變成了下場廝殺者,不利於朝局的穩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