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們一肅,俱磕頭應是。為著重賞,他們連歇都不願歇,實幹組當天下午就熱火朝天地搭好爐子,開始幹活。軍匠的手藝是代代相傳,他們常年鑄造,手藝非同一般,甚至還有「萬全軍匠」的美譽。這樣用心幹活,又有足夠的原料供給,造出的軍械自然不會差。
月池命錦衣衛將軍械分門別類,用不同顏色的絲線做好標記,又召朱振供她調動的士卒、以及部分游兵和騎兵前來選擇。這些士卒來時是一臉茫然,還以為是又有活要他們干,誰知來了之後,竟然是挑東西。吳三也在這群人中,他看到面前有六個大桌,分別放得是刀、槍、劍、戟、短刀和戰甲。張郎中讓他們儘管去試,揀出好的,得說出哪裡好,若能提出改進之處,還有賞賜。
吳三覺得十分稀奇,他這兒去摸摸,那兒去挑挑,最後磨了半晌,挑了短刀和兩桿長槍,走到師爺面前,留著三角胡的師爺將絲線的顏色記下來,吊著嗓子問他:「你覺得好在哪兒?」
吳三期期艾艾道:「這短刀好放。」他手中短刀的刀鞘上被做了背帶,可以穩穩噹噹地穿過腰帶,掛在腰間。
他又道:「這長槍的槍桿最輕,拿起來順手。這九曲槍……恩,頭夠長,扎得深。」
對大多數普通士卒來說,他們都和吳三一樣,說不出具體有哪些好處,只能從效果上來說。不過這也夠了,要達到現代化精細武器製造絕無可能。月池只能讓他們儘可能挑選出最好的,然後由這些武器的製造者一齊商議制定標準和鑄造辦法。
然而,到了一起商量的環節,無論是研發組還是實幹組都出了紕漏。華夏的手工業歷來都是家庭農場的附庸,大家習慣單幹,卻不習慣合作。並且,手藝好的匠人將手藝的機密看得很重,他們不會想通過交流更進一步,只會擔心別人偷了他吃飯的本事。
月池只能拿錢砸人,拿脫籍來誘惑人。她道:「你們藏這些私有何用?藏得再好,還不是祖祖輩輩,吃不飽穿不暖。不若坦誠爽快些,誰教得徒弟越多、越好,我非但給賞錢,還替他想法子脫軍戶之籍。」
軍戶生來就矮人一等,負擔重,收益微薄,還受人鄙視。能脫軍戶戶籍,成為普通百姓,是這些人夢寐以求之事。月池先前允諾的銀兩一文不少,也在這些人心中建立了初步信任。更何況,他們也心知肚明,要是死撐著不說,下場估計就是八十板子了,還是甭和老爺硬頂,給臉不要臉,最後很有可能是整張麵皮都被人揭下來。
眾人齊心協力,議出了章程來,由軍器局大使親自筆錄成文。月池滿意道:「之後軍器局所有的武器,都依這個標準來。差一分差一厘,都不行。但如有人提出改進之法,如證實確實有用,亦重重有賞。」
同時,為了防止軍器局的官吏貪污公款,偷工減料,月池亦是出了手段,她厚賞大使和副使,給其他軍器局人員有錢銀賜下。她把話說得很明白。只要踏實做事,就不會被虧待,但如若拿了賞賜,還去偷雞摸狗,就要重罰。大家都可以相互舉報,只要查明屬實,被舉報者賞賜都可歸舉報人所有。如此,就是戴上了緊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