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志須預定自遠到
男子做得的事,難道女子就做不得了嗎?
工匠譚壯在近日方認祖歸宗。他的母親是呂宋人, 父親譚康是泉州陳家的一個管事。
泉州陳家也算是世代儒門,族中子弟少時多曾習讀詩書。不過,泉州和徽州等地都是商賈興旺之所, 家中人把商賈為第一等生業, 將難考的科舉反而撂在第二。
譚康的東家陳宰少時就走南闖北,將南邊的珍珠、珊瑚、琥珀、犀角等四處販賣, 也攢下了一些家私。可陳宰並未固步自封,他眼見妻子誕下一個男孩,自覺給家裡留了後,便想大賺一筆,博一場大富貴之後, 就在家安心教養兒子。
弘治爺早年寵信宦官。沿海的鎮守中官,亦知走私之利, 他們有能力、有本事給商人開這個方便之門,只要商人能給他們繳納足夠的買路錢,他們就能放商人出海走私。
陳宰就是靠這條路子,出海來到了呂宋。可在海外賺錢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容易。陳宰到呂宋來的第一年,就因水土不服大病了一場。作為管事的譚康想勸東家回去,陳宰卻不肯,他費盡心機, 才得以出海,要是折了本錢, 有何顏面見江東父老。陳宰堅持要干出一番事業,在病好之後,就開始苦心經營, 終於有了成效。他索性買了一個妾室, 在身邊照顧自己, 做好了「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準備。
譚康雖然思念故土,可他為人下屬,東家不肯回,他自個兒想回也回不去。他在周圍人的勸說下,也學習他的東家,在呂宋納了一個二房,並和二房妻子生下了譚壯。
譚康從此更加努力地做事,希望能夠攢夠錢,帶著妻兒一塊回歸故里,豈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弘治爺駕崩、正德爺登基,中華傳來消息,說朝廷有意撤掉鎮守中官。
這猶如晴天霹靂,讓走私商人們都惶恐不安起來。陳宰起初還不當一回事,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是官,就沒有不愛錢的,反正他回去之後也要孝敬太監,這筆錢給誰不是給呢。
可同鄉卻道:「這擺明是要除掉太監了。那些個老爺們,骨頭裡的油都要榨出來,豈會輕易放過我們這些肥羊。他們若是拿我們走私之事問罪太監,污我們一個私通倭寇之罪,只怕你傾家蕩產都難贖啊。你家可有大員,能保你的性命嗎?」
陳宰這才被嚇住,他深悔過去沒有多搭上幾條線,鬧得自己現在無人可靠。
他思前想後,決定帶上最值錢的財物緊急返鄉。譚康大吃一驚,擺在他面前的是兩難之局,此時兒子譚壯只有六歲,體弱多病,顯然是受不了長途跋涉。可他要是留下來,只怕這輩子都回不了故土了。譚康最後還是決定拋棄妻兒,跟隨東家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