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白微心說,雖然這齣戲你可能還想看,不過可惜以後大概不會再唱了。
許白微這下扭頭看向他,目光落到他臉上肆無忌憚地打量——如果對方還活著,還是個含蓄的古人,這樣的行為必然是有些冒犯的。
實際上就算是死了,這也還是很冒犯。
但她還是這樣做了,今晚勞心費力,本來就是為了來探他的底細,而不是來講禮的。
不過對方似乎能理解自己在死了的情況下,被對方這般打量的合理性,對許白微直白的目光並未表現出不悅,任由她看著。
他的臉上,的確如陳小宛說的那樣,泛著青,不是很深的顏色,看著不至於顯得怪異,就跟一般人熬了大夜眼下的青黑差不多。
除此以外,他的面貌跟活人無異。
視線微微下移,雖然很快就是衣領,但露出的那一截脖頸,也是和臉上一樣的顏色,再掃一眼他的雙手,正端正地放在腿上,也是一樣的。
有一點之前陳小宛沒有關注到的是,他的指甲,很長很尖,如同動物銳利的爪,人的指甲即便長長也是相對圓潤的,達不到這個程度。
許白微收回眼,視線再回到台上,心裡已經有了一定的判斷。
僵。
因為近現代的一些影視作品,民間一提到,更多的腦子裡會自然浮現出清朝官服、花翎官帽的長辮子殭屍一跳一跳的樣子,但這裡許白微所想的並非這個。
在各種關於殭屍的恐怖傳說傳開之前,在早前的歷史中,僵被認為是人屍解成仙的遺蛻。
古代的人死了,那些地位顯赫的人,特別是帝王,總想讓自己的屍身永存,就算不能成仙,也要退而求「僵」,也算是對不能「萬歲」的補償。
一般用金、玉、水銀、雲母、珠寶等,或是地位更高的,用黃腸題湊、金縷玉衣,來讓屍身不腐。
「僵」指的是屍身不腐的狀態,似乎如此就能接近永生。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在挖掘墳墓時,發現誰的屍身不腐甚至面容如生,就會認為屍主生前有什麼德行或道行,興許會被傳播開來作為美談。
《太平御覽》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驃騎將軍卞壺的墓被盜賊掘開,開館發現他「屍面如生」,而且死後指甲還在生長,被認為是忠臣的靈應。
《寶慶四明志》中也提到,後漢時的鮑蓋,下葬後三十年,突然託夢給他的妻子,說要復生,他的妻子打開棺木,也發現其屍如生,只是沒有氣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