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清明前後一場雨, 好似秀才中了舉」, 清明時節下點小雨是最好不過的,至少田裡已經出苗的小麥、玉米、土豆等得了春雨的滋潤能長得更好。
鄉下人都盼著風調雨順,這樣的好兆頭, 李輕舟自也是高興的, 面上也帶了笑。他見月笙似乎還有些疲累, 又問:「要不要再睡會兒?」
月笙見窗外已大亮, 便生不起賴床的心思,「不了吧, 得做青團、炸饊子呢, 完了還要去掃墓,還有得忙。」
兩人很快就收拾洗漱好, 李輕舟直接去了後院剁豬草, 月笙則進了灶房。
「娘, 重山和嫣嫣呢, 還沒起嗎?」灶房裡只有陳秀雲一人, 瀰漫著一股艾草的香味。
「他們去買豆腐了, 輕舟不愛吃甜的,我打算做些臘肉豆腐餡兒的青團,你看看你要做些什麼其他口味兒的」陳秀雲拿筷子試了試艾草,發現已經軟了,便把鍋里的艾草撈出放在盆里裝好。
月笙忙走上前,幫著陳秀雲把焯好的艾草用石臼石杵搗爛,「之前醃的鹹蛋也能吃了,再包幾個蛋黃餡兒的吧。甜口就做個豆沙的和芝麻花生的吧。」
「成,我來和面做皮,你去弄餡料吧,你手藝好,調的餡兒好吃。」
艾草原本就已經煮得很軟,月笙搗了一會兒就已經爛成糊糊,看起來綠油油的。陳秀雲舀了糯米粉倒進艾草汁里,攪勻之後就在盆里揉起了麵團。
月笙則開始準備餡料。紅豆昨晚就用水泡上了,陳秀雲一起床就裝進甑子裡蒸著。月笙掀開蓋子瞧了瞧,還有些硬,便又添了把火繼續蒸。
如此一來,他就只能先炒芝麻和花生了。還好煮艾草的鍋還空著,洗刷一下就能用。
「有什麼要幫忙的?」李輕舟餵完後院的牲口,也進了灶房幫忙。
月笙正專心致志地翻炒鍋里的芝麻,生怕自己一錯眼給炒糊了,聞言頭也沒抬地回:「你舀幾碗麵粉和點面等會兒好炸饊子吧,就跟你擀麵條一樣,記得打幾個雞蛋在裡邊,炸出來味道更好。」
擀麵條李輕舟還是會的,也沒再多話,徑直去拿了木盆準備和面,只是輪到調味時,他有些拿不準量,端到灶前讓月笙加了鹽,才回來繼續揉面。
等月笙把芝麻、花生炒熟搗碎,出去買豆腐的兄妹倆也回來了,兩人還折了一小捆新鮮柳枝。按著習俗,清明這日是要插柳、戴柳的,寓意著驅邪祛災。
月笙便沒讓兩人在灶房幫忙,遣了他們去把柳枝插到各個房門上,順便再編幾個柳環,等會兒出去掃墓好戴上。
豆腐都買回來了,月笙也沒耽擱。麻利地把豆腐切了,又切了些臘肉丁,混著一起炒了。